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4篇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1
“党支部+合作社”实现党建经济共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提升全镇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增收不放慢,北新镇党委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做好农民增收文章,推动全镇农业特色产业较快发展,开创了北新镇党建工作新格局。
所谓“支部+合作社”是指支部引导、保障、协调、服务于合作社,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党支部虽是一个政治组织,但它在农村社区却肩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等多项功能。将两者结合,形成“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区域化发展,极大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目前,北新镇已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5个,为邦道村西瓜经济合作社、三和村扣蟹经济合作社、双仙村的食用菌经济合作社、红阳有机蔬菜经济合作社及三杰村葡萄经济合作社,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个。党委领导积极将支部引入合作社组织,利用党支部引导、保障、协调、并服务于合作社,从而发挥党支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等多项功能,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实现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融互动。
一、“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的具体做法
1、抓好试点示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党支部坚持群众自愿、示范引导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的开发和农民群众的合作愿望,指导农民群众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社。同时,通过抓点示范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08年起,镇党委根据合作社对农业农民带动力、产业关联度、现有规模及运行情况,建立了三和扣蟹、邦道西瓜、双仙食用菌、三杰葡萄及红阳有机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市级示范点、先进社创建活动,取得颇丰成效。
2、依靠行政推动,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具体运作中,由党支部根据本村产业优势帮建合作社,实行“支部帮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支持不把持,帮助不包办,工作讲配合,经济各独立”。在具体工作上,村支部与合作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合作社规定和社员大会决议运作,经济上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保持相对独立。从而实现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
3、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是先后举办了多期全镇党支部书记和产业大户培训班;
二是购买、编印学习宣传资料。其中包括省农业厅组织编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教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资料汇编》等。
4、转变党组织职能,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党支部把职责任务定位在“宣传方针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社员素质;
引导结构调整,壮大产业规模;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服务产业规模发展;
发挥党员作用,带领群众致富”等五个方面,主动为合作社会员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资金扶持等四项服务,着力构建支部帮合作社、党员带群众、党群共同富的发展格局。
5、实行分类指导,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
对拟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由该村党支部配合申报,镇党委政府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引导和规范;
对暂不具备条件但具有合作基础的,依法加强业务辅导,一旦条件成熟,适时引导其登记;
对计划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做好其章程的制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申请登记应提交文件的准备等有关事项的辅导和指导工作,使合作社迅速发展。
以三杰村“泉源葡萄”经济合作社为例,三杰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服务农业、致富农民为己任,积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积极引导党员、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运营,建立了泉源葡萄园,成立了党员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对合作社实行二协三包四统一,“二协”即:协调田头、协调销售;
“三包”即:包品种、包技术、包肥料;
“四统一”即:统一培训、统一规格、统一包装、统一灌溉,让社员和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与此同时,党支部还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葡萄合作社中积极开展“双带”、“双培”和“牵手致富”活动,20多名党员与种植户结对互助,建成党群共富责任田近60亩,又以“党员+合作社+农户”的帮带形式,无偿向多名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提供资金、肥料、种苗、技术,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另外,葡萄专业合作社内6名党员经纪人合股投入20多万元在开辟市内外直销窗口10多个,并将“泉源牌”葡萄产供销信息放到有关网站,开展网上销售。目前,已经接到国内多家大型批发市场预订请求,成为了全市闻名的“葡萄之地”。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不仅符合当前农民的生产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而且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一年多来,北新镇党委围绕林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特色加工等主导产业,从解决农民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入手,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
政府扶持,支部指导;
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工作思路,利用村支部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1、找到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通过“产业政策共同学习、实用技术共同探讨、支柱产业共同带动”,形成了支部党员带头组社、带头入社、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态势。
2、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新镇三和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搞扣蟹养殖。可是随着饲料成本的不断增高,扣蟹养殖业严重下滑,困扰着该村养殖户的发展。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村支部书记、几名养殖大户和村支部委员站了出来,在村里成立扣蟹合作社,合作社制定外引内联、规范运行的经营策略,把分散的养殖户连接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提供优质蟹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增扣蟹养殖户20多户,村人均增收900多元。
3、融洽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镇1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的;
入社农民中,有党员500多名。由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全身心为群众谋利增收,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在服务合作社过程中,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4、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实践证明,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培育、发展、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丰富了基层组织建设内容,而且探索了一条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党的工作与农民致富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将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感情优势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信息、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和提升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责任和能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5、拓展了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新思路。“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成功实践,把党的建设融入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上来,就一定能凝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探索中发现
“党支部+合作社”是源于内生动力的组织方式创新,孕育了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机制,加强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党组织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务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强化党组织驾驭市场、开发产业、服务群众的本领,才能发挥党组织的助推器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2、创新形式,扩大党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面。要突破“党支部+合作社”这种单一的模式,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对于合作组织规模小、影响面小、社员仅限于所在村村民,或由所在村党组织直接领办;
合作组织在本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社员由本镇不同行政村村民组成的,由镇党委牵头建立党组织;
针对农民经纪人党员长期活跃在大中城市、流动性大的特点,把党组织建立在党员流动集中点上。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成一个庞大的党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3、准确定位,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典型的经济特征,要用非公党建的理念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明确党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党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谐发展。
4、加强管理,扎实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员活动。本着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在镇党员干部和村党组织班子中选拔兼职书记,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担任书记的,必要时或选派一名熟悉党务工作的乡镇村党员干部担任副书记,切实抓好党建工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或党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发挥优势,努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组织能力强、宣传力度大、面广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民自信、自尊、自强、自爱,让社会包容农民、扶持农民、关心农民、热爱农民,逐渐形成“互助、共富”的农民合作组织文化,让农民得到合作组织带来的实惠,让农民感到合作社党组织带来的温暖,让农民看到更多希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用先进的物质条件来装备农村,更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农村领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北新镇将继续完善“党支部+合作社”的党建工作模式,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用,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2
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对促进畜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以利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现存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按饲养品种可分为生猪、家禽、肉牛、奶牛、兔、蜂、肉羊、综合类等养殖专业合作社。按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1.“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多以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带动能力强,社员基本利益有保障,市场风险较低,社员素质高、发展后劲强,符合合作社发展方向。但该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2.“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多以较大的养殖场为基础,技术上能相互交流,信息上互通,带动能力较强,可维护合作社的基本运作。但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低,当不确定因素发生时,很可能出现合作社解体。该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3.“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多是乡镇或行政村或某农户领办,社员之间关系松散,在饲养管理、养殖技术、疾病的预防治疗等方面缺乏交流,没有稳定的基础,销售市场不一,带动能力低,管理难度大。该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最多。 存在问题 1.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务工作跟不上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2.一些养殖专业合作社不具备合作制性质。有些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以套取国家扶持资金为目的的“空壳”合作社。 3.一些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动作不够规范。 4.合作服务功能不强,带动能力差。 5.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受限。 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一、加大对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应将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列入预算,并逐年增加。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社员技能培训、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2.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各有关金融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可以授予一定的信贷额度,适当增加信贷额度,减化办理手续。3.制定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制定有关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用地方便;积极帮助完善在建或规划建设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供水、供电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殖生产环节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标准。4.实行奖励政策。各级政府定期对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对农民增收贡献突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及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5.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购销环节的减税、免税政策。6.积极支持参与畜牧业项目建设。养殖专业合作社可作为畜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单位,独立申报、承担畜牧业建设项目。7.做好工商登记和商标服务。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工作,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帮助完善工商注册登记,依法保护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推进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对《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为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分级对口的原则,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政策法规、诚信意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示范体系,开展抓点示范工作,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畜产品销售经纪人、畜牧龙头企业等牵头领办各具发展特色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协会按照法律要求改造改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章程和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社员股金结构,规范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健全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积极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推进畜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三、提高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1.加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通过实行“五统一”等办法,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增加二次返利额度,增强社员的凝聚力。2.推进同类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跨村跨乡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养殖专业合作社按市场运营办法实行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不断完善养殖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协调和协商机制,着力提高自律和维权意识,增强综合能力。 四、进一步探索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要同深化完善畜牧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并为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延伸产品加工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办加工流通项目,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农民更多地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 五、寻找途径,破解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用地。1.各级政府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建设用地纳入规划,落实养殖用地,满足用地需求。2.养殖专业合作社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需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农业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3.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在不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4.由政府出面,对土地实行划拨或长期租借方式,合作社充当拥有人或租借人角色,以便长期拥有固定的用地。5.突破空间束缚,合作社可带社员走出去,到畜牧用地相对宽松的地方,采取租用或购买或同当地养殖户合作等形式,简化土地的租购手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缓解可能带来的矛盾。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3
“党支部+合作社”实现党建经济共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提升全镇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增收不放慢,北新镇党委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做好农民增收文章,推动全镇农业特色产业较快发展,开创了北新镇党建工作新格局。
所谓“支部+合作社”是指支部引导、保障、协调、服务于合作社,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党支部虽是一个政治组织,但它在农村社区却肩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等多项功能。将两者结合,形成“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区域化发展,极大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目前,北新镇已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5个,为邦道村西瓜经济合作社、三和村扣蟹经济合作社、双仙村的食用菌经济合作社、红阳有机蔬菜经济合作社及三杰村葡萄经济合作社,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个。党委领导积极将支部引入合作社组织,利用党支部引导、保障、协调、并服务于合作社,从而发挥党支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等多项功能,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实现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融互动。
一、“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的具体做法1、抓好试点示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镇党委、政府和各村党支部坚持群众自愿、示范引导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的开发和农民群众的合作愿望,指导农民群众组建专业经济合作社。同时,通过抓点示范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08年起,镇党委根据合作社对农业农民带动力、产业关联度、现有规模及运行情况,建立了三和扣蟹、邦道西瓜、双仙食用菌、三杰葡萄及红阳有机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市级示范点、先进社创建活动,取得颇丰成效。
2、依靠行政推动,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具体运作中,由党支部根据本村产业优势帮建合作社,实行“支部帮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支持不把持,帮助不包办,工作讲配合,经济各独立”。在具体工作上,村支部与合作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合作社规定和社员大会决议运作,经济上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保持相对独立。从而实现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
3、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是先后举办了多期全镇党支部书记和产业大户培训班;
二是购买、编印学习宣传资料。其中包括省农业厅组织编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教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资料汇编》等。
4、转变党组织职能,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党支部把职责任务定位在“宣传方针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社员素质;
引导结构调整,壮大产业规模;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服务产业规模发展;
发挥党员作用,带领群众致富”等五个方面,主动为合作社会员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资金扶持等四项服务,着力构建支部帮合作社、党员带群众、党群共同富的发展格局。
5、实行分类指导,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
对拟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由该村党支部配合申报,镇党委政府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引导和规范;
对暂不具备条件但具有合作基础的,依法加强业务辅导,一旦条件成熟,适时引导其登记;
对计划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做好其章程的制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申请登记应提交文件的准备等有关事项的辅导和指导工作,使合作社迅速发展。
以三杰村“泉源葡萄”经济合作社为例,三杰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服务农业、致富农民为己任,积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积极引
导党员、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运营,建立了泉源葡萄园,成立了党员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对合作社实行二协三包四统一,“二协”即:协调田头、协调销售;
“三包”即:包品种、包技术、包肥料;
“四统一”即:统一培训、统一规格、统一包装、统一灌溉,让社员和农户吃下了“定心丸”。与此同时,党支部还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葡萄合作社中积极开展“双带”、“双培”和“牵手致富”活动,20多名党员与种植户结对互助,建成党群共富责任田近60亩,又以“党员+合作社+农户”的帮带形式,无偿向多名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提供资金、肥料、种苗、技术,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另外,葡萄专业合作社内6名党员经纪人合股投入20多万元在开辟市内外直销窗口10多个,并将“泉源牌”葡萄产供销信息放到有关网站,开展网上销售。目前,已经接到国内多家大型批发市场预订请求,成为了全市闻名的“葡萄之地”。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不仅符合当前农民的生产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而且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一年多来,北新镇党委围绕林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特色加工等主导产业,从解决农民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入手,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
政府扶持,支部指导;
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工作思路,利用村支部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
1、找到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途径。通过“产业政策共同学习、实用技术共同探讨、支柱产业共同带动”,形成了支部党员带头组社、带头入社、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良好态势。
2、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规模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新镇三和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搞扣蟹养殖。可是随着饲料成本的不断增高,扣蟹养殖业严重下滑,困扰着该村养殖户的发展。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村支部书记、几名养殖大户和村支部委员站了出来,在村里成立扣蟹合作社,合作社制定外引内联、规范运行的经营策略,把分散的养殖户连接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提供优质蟹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
治、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经营模式。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增扣蟹养殖户20多户,村人均增收900多元。
3、融洽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镇1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的;
入社农民中,有党员500多名。由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全身心为群众谋利增收,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在服务合作社过程中,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4、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实践证明,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培育、发展、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丰富了基层组织建设内容,而且探索了一条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党的工作与农民致富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将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感情优势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信息、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和提升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责任和能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5、拓展了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新思路。“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的成功实践,把党的建设融入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上来,就一定能凝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探索中发现
“党支部+合作社”是源于内生动力的组织方式创新,孕育了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机制,加强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否健康发展,党组织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务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强化党组织驾驭市场、开发产业、服务群众的本领,才能发挥党组织的助推器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2、创新形式,扩大党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面。要突破“党支部+合作社”这种单一的模式,按照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对于合作组织规模小、影响面小、社员仅限于所在村村民,或由所在村党组织直接领办;
合作组织在本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社员由本镇不同行政村村民组成的,由镇党委牵头建立党组织;
针对农民经纪人党员长期活跃在大中城市、流动性大的特点,把党组织建立在党员流动集中点上。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成一个庞大的党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3、准确定位,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典型的经济特征,要用非公党建的理念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明确党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党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谐发展。
4、加强管理,扎实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员活动。本着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在镇党员干部和村党组织班子中选拔兼职书记,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担任书记的,必要时或选派一名熟悉党务工作的乡镇村党员干部担任副书记,切实抓好党建工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或党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发挥优势,努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组织能力强、宣传力度大、面广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民自信、自尊、自强、自爱,让社会包容农民、扶持农民、关心农民、热爱农民,逐渐形成“互助、共富”的农民合作组织文化,让农民得到合作组织带来的实惠,让农民感到合作社党组织带来的温暖,让农民看到更多希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用先进的物质条件来装备农村,更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农村领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北新镇将继续完善“党支部+合作社”的党建工作模式,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用,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4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合作社各年发展情况。到6月底,我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社29个,从登记时间上分2020年登记的10个,占总数的35%,2020年登记的14个,占总数的48%,2020年登记的5个,占总数的17%。最早在工商登记的木兰乡烟草生产专业合作社,登记时间为2020年7月19日。
1、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29个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方面13个(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4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45%,养殖业方面12个(生猪养殖7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1个、水产养殖1个),占总数的41%,农机服务4个,占总数的14%。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各类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0585万元,其中现金9934万元,实物折款679万元,实物折款主要是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最多的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达300万元,最少的为0.5万元,平均340万元。部分组织成员出资数额极少,难以开展经营活动。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2020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5、“三会”建设及民主管理情况。30人以上的组织(10个)三会组织健全,三会活动较正常,基本能做到大会2次/年、理事会1次/季、监事会3次/年。理事会、监事会配合较默契的不多。多数组织议事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实行附加表决制度组织暂时还没有。民主管理做得较好的组织不多,有些组织理事会内部较民主,但社员大会作用发挥不够。
6、合作社服务情况。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合作社19个,占总数的66%,实行单一服务,如加工或产品销售的组织10个,占总数34%。服务内容,有提供“九统一”(统一对外承揽生产订单、统一按规划要求组织生产、统一购进农资、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农事安排、统一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调剂劳力和大型生产用具、统一品牌和包装)服务的,如烟草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
有提供“五统一”(统一供应良种兽药饲料、统一执行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产品)服务的,如养殖类合作社;
还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农机配件、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承揽耕作事务、统一调配农机耕作、统一耕作价格和结算)。服务效果较好的组织有12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个,服务效果一般的11个,服务效果较差的6个。多数组织的服务,如木兰的烟草合作社、珠坑的红薯淀粉合作社、华丰畜禽合作社等较好地促进了成员的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了成员收入。
7、经营及利润分配原则情况。目前经营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组织仅1个,多数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市场获利低。利润分配多数组织按章程规定只提取了10%的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数。
8、财务管理情况。多数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都有兼职的财会人员,均按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记帐和核算。但财务报表不及时,报表质量不高。
9、带动农户情况。全县合作社带动农户7596户,带动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为主。
二、好的做法近几年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农民的源动作用,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全面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紧紧依靠参与者的才智及市场资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把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多数社员说了算,多数社员得实惠的组织。为激活、保障农民的主体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营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合作组织知识宣传列为新村抓点工作组的考核内容,把合作组织知识培训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把参观成功合作社列为对乡镇考核、对每个合作组织考评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县一直重视组织参观,采取县乡统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办法参观县内外好的合作组织,如,一直坚持的“万名群众看新村”活动,都把示范性合作组织列为活动的必看点,一些合作社还自行组织社员外地参观。二是鼓励农民参与。如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三年来对验收合格的烟草合作社每年给予30元/亩的扶持,其中15元/亩给予参加烟草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补贴。三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参与管理的保障机制。指导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明确了“三会”议事范围和步骤、参与对象、议事规则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开展合作组织优秀负责人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重视发挥干部的拉动作用,促进组织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干部、乡(镇)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县在抓好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作用作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鼓励技术服务部门干部牵头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有技术部门干部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监事长,如珠坑乡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乡农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员、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县兽医站副站长。二是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县、乡(镇)主要领导和一名业务骨干帮扶一个合作组织,把业务部门和乡镇新村办熟悉合作组织业务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组织中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当好“宣传员”,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政府扶持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政策宣传到合作组织中,宣传到各村小组和农村专业大户中,增强农户参与的自觉性;
要求干部当好“指导员”,在组建、股金设置、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开展统一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增强合作组织建设的规范性;
要求干部当好“协调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组织,解决合作社在组建或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办公场地、经营人才、税收减免、资金融资、品牌建设等问题,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要求干部当好“监督员”,监督合作组织合法经营和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其合法权益,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平调合作经济组织财物的事件发生,对合作经济组织损害成员利益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增强组织运作的合法性;
要求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分析预测市场,捕捉有效市场信息,拓展服务功能,降低经营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获利能力,增强组织服务的高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作用。县新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经常会同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组织精心指导,现场办公,为合作组织解决困难。部门指导和干部的帮扶,有力的促进了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质量。
3、重视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促进组织持续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农户参与组织的积极性就高,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就快,组建的质量就好。为促进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我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八项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继续从县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设;
免费为合作社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对合作社办理农产品运输、检疫证明实行减半收费;
对已登记且有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有实际运作的合作社,给予3000元开办补助经费;被认定为县级示范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给予3万元扶持资金;
对新获得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10000元、15000元的奖励;
对合作社优先承担项目实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生产用电优惠收费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重视示范培训的促动作用,促进组织规范发展一是抓示范带动。把建设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列入了对乡镇、县直农口单位的考核内容,要求乡镇或相关单位年内负责抓好一个达县级标准的示范性组织建设,制定了《**县县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标准》。要求每个组织高标准做到“十有”有登记证书、有固定办公和营业场所、有含该组织名称的标牌、有单独的银行开户帐号和组织公章、有必要的办公培训经营用具、有经全体成员讨论通过的章程和明确的服务职能、有规范运转的三会机构及办事机构、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财务账簿和成员账户、有自已的商标品牌、有记录完整的会议记录薄。通过规范化建设,有效提高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如**县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组织的软硬件设施,成功实现了与社员、生产投入品企业、产业化龙头对接,全面开展统一服务,到6月底实现销售收入1950万元,利润21万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抓培训促动。干部、农村能人及农户对合作组织知识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合作组织发展,近三年我县统一举办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班6期,系统培训了干部、合作组织成员202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业务知识,解决好农民不懂合作组织为何物,干部不懂如何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指导、服务合作组织建设,合作组织负责人不懂如何管理运营好组织等影响合作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
5、重视督查考评的推动作用,促进组织平衡发展。针对我县合作组织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组织与组织之间进展不一样的情况,我县充分利用督查考评的手段促进乡镇之间,组织之间平衡发展。一是充实年终综合奖评选条件,完善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终组建新经济组织不达标的乡镇,不能参与综合奖的评选。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内新组建的组织考评实行上半年与下半年区别计分,增加了对示范性组织建设及干部帮扶的考评内容;
二是定期调度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每次的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及每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督查均有新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平时一般性督导侧重于对每个组织在软硬件建设及开展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督导。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对新组织建设重视不一,进展不一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纯。有的合作社是基层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一手炮制出来的,目的是应付新农村建设检查,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有的是养殖户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成立的。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合作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30人以下的组织占65%,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做大的希望渺茫,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也不强。社员的出资数额小,有些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的资金都没有,难以有效开展经营活动。
2、农民合作素质低。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小农意识仍很严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员议事意见难以统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对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烦。
3、合作社人才缺乏,严重影响组织活力。在农村,具有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甘愿为众人服务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经济法规、熟悉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素质的带头人少之又少。有些带头人有前者品德又没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没前者品德,致使多数合作组织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章程、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三会”议事要按章程规定进行。合作社资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资金运行要透明,利润分配要合理和规范。
5、合作组织知识宣传普及不够,效果不佳。当前干部、群众包括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议、要搞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基础。
1、把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服务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增强基层干部和合作组织有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2、进一步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规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滥用民主、极端民主,贻误时机,影响工作效率。防止负责人独断专行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以致决策失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3、适当提高合作社的社会地位。将适合合作社执行国家的部分支农政策交由合作社落实。在各级人大、政协机构中安排适当代表或政协委员名额给合作社负责人,让他们能代表成员参政议政,提高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此激发农村更多的能人参与合作事业,带领众人实现共同致富。
4、加强指导和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搞好对合作社的建设指导,及时对合作社机制建设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日常民主管理、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等提供指导;
经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对合作社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国家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以规范财务行为,稳步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定期对合作社的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进行相关管理、财务知识的培训,定期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
推荐访问:党支部 调查报告 合作社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局关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