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5篇
第1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学专业 2010级1班 文婷
指导老师 姜永德
摘 要: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企业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财务状况影响很大,加强存货管理便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就目前来说,存货管理依然是多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强企业存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已成为我国大多数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目的。
关键词:存货管理 问题 对策
Abstract:
Inventories are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r sale of material reserves, is the enterprise liquid assets as part of the largest share. The quality level of business inventories use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position, enhance inventory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corporate managem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level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for now,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still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nagement of weak links. How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improve capital efficiency and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tability, has become China"s most urgent probl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k a question -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s explore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greater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purpose to achieve business objectives .
Key Words: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存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存货管理的认识,并找准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存货管理概述1、存货及存货管理含义(1)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2)存货管理的含义
存货管理是企业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存货管理的要点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弱、金额较大的资产,其管理的好坏密切关系到整个企业和企业利益的相关者,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存货管理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企业在存货采购、加工和其他环节制定合理的计划,以节约存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其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各不相同,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3)存货的清查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收发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计量错误和自然损耗,还可能会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企业应进行存货清查,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与账面不符的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处理。
(4)存货减值
存货减值是指存货进入企业后可能发生毁损、陈旧或价格下跌等情况。在会计期末,存货的价值是按成本和可变现值孰低计量。对于可能发生损失的存货,企业应调整存货账面价值,提高此存货的管理。
3、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存货管理,可以避免存货过多而形成呆滞、积压,造成资金占用量大,以及缺货带来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的威胁。使得企业存货能够保持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其次,企业中的存货通常占据着大量的流动资金,组织好存货管理能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一定要加强企业存货的管理,来提高其投资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
二、联创公司简介和现状
1、联创公司简介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是一家专业从事聚氨酯应用系统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聚氨酯产业链,属于建筑节能领军企业。公司于2012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的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硬泡组合聚醚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建筑节能、冷藏保温等领域。公司为行业的保温隔热、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2、联创节能公司目前的现状 (存货管理和核算方面)
联创节能作为一家实体企业,联创节能的业绩称得上出色。去年,其实现净利润5441.69万元。而支撑起如此业绩的员工,仅有百人左右。其中,劳作于车间内的生产工人,仅有二三十人。然而,自去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起,联创节能便接二连三遭遇各种质疑,“麻烦”不断。原因是联创节能的股价涨幅变动大,在12月份时,在短短的16个交易日内,该股涨幅高达121%,在20天内最大涨跌幅偏离值达81.26%,且由一个营业部集中买入,因而被深交所重点监控。今年3月5日,山东证监局检查人员绕开高层管理人员,直接访谈了基层员工,调阅了账务管理资料等,发现存货管理混乱、存货明细账与仓库保管账不符、存在账外账、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等问题。以及今年8月7日,证监会公布的一份《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监管案例》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
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不匹配;
公司存在拖延、拒不提供资料等情形”等四大问题。
本文主要是针对联创节能公司的存货管理,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公司的存货管理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存货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如果存货的核算不准确,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联创节能重要的原始单据保管混乱,且账实难以核对,成本核算不准确,与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存货管理账实相符、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自评结论不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仓储记录与财务记录存在较大差异。
公司出入库单编号不连续,产成品出库单与原材料入库单编号均不连续,甚至存在重号现象,散乱存放造成保管混乱,难以保证存货收发管理的规范性和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导致公司 2012 年财务留存出入库单与仓库留存出入库单(仓库存根联)核对不一致。且公司的原材料入库前全部切换成内部编码进行管理,为了达到长期保密效果,技术部门还会对编码进行不定期修改,而不及时通知财务环节修改前后的对应情况,造成财务环节对原材料编码管理比较混乱,与仓储环节出现差异
2012年度财务确认销售收入高于产成品出库单4481万元,原材料入库单金额高于财务记录入库金额约1114万元。
2. 未设立仓库保管台账,存货记录不完善。
公司产品发货明细由销售部门统计,仓储部门未设立仓库保管台账,未对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无法反映存货收发存的实时状况。如仓库留存的出入库单据(均为四联式)与财务入账记录存在较大差异,并解释开具发票客户填具四联式出库单,不索要发票客户填具三联式出库单,难以判断后期补充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3. 账实难以核对,成本核算不准确。
公司财务部门未按照仓库管理的原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且主要原材料品种串号现象严重,财务数据无法与仓库核对。其次,公司的成本结转以领用数量为基准,由财务部门将数量随机分配至原材料品种,这样的核算制度无法反映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无法保证成本结转及存货余额的准确性。而且对于某些重要实物流转证据,如采购台账、原材料报表、送货明细账等均为电子版,虽然与公司财务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电子表格易修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认定。
公司 2012 年 12 月自河北亚东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东贸易)采购原材料 1230.15 万元并计入采购暂估户,亚东贸易于 2012 年 12 月 25 日开具销售发票,公司未及时做账务处理。2013 年1 月,公司未将当月采购原材料及时入账,导致 1 月份账面数小于实物 564.15 万元。 2012 年度,公司将原材料采购发生的运输费用,共计 20.82 万元,确认为销售费用,未按规定计入存货成本。
4、存储量过多,资金占用量过大据联创节能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去存货为4819.71万元,同比增长42.89%,占总资产比例9.28%,相比2011年的比重减少5.76%。但若2012年12月自亚东贸易采购原材料1230.15万元未计入年报,联创节能2012年实际存货将应为6049.86万元,同比增长79.36%,占总资产比例11.65%。该公司为获得较为优惠的价格,公司加大了存货的备货规模,这样不仅增加了存货的储存成本,而且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金严重紧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容易因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存货的贬值、毁损、失窃等,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5.内部控制不完善
联创节能因内部控制不完善,在2011-2012 年度公司开据给天丰节能发票总金额为 452 万元中,经核实,其中 283 万元,是属于销售经理将其不要求开票的对零散客户的销售业务开具给了天丰节能,存在发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其主要是由于公司仅核对开票金额是否超过其实际销售金额,公司并没有专门核对销售订单、收货单位、销售发票的一致性,发票管理存在漏洞,出现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283 万元,属于销售经理将其不要求开票的对零散客户的销售业务开具给了天丰节能,存在发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2011-2012 年度,除上述供销业务外,公司与天丰公司之间无其他业务关系,公司与天丰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也不存在担保及被担保关系。 以上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虽然不影响我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但根据监管与规范运作的要求,公司对该类业务(包括代理商)进行全方位的核查与整改,加强销售经理市场销售行为规范化培训,加强销售原始单据与实物流转单据的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了采购单位、收货单位与开票单位的一致,杜绝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建议:
(一)存货内控制度完善方面
(1)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以规范的现代化的制度来约束和指导存货管理,并应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库存实施相应的监督, 从存货取得、验收与入库,存货仓储与保管,存货领用、发出与处置等方面对存货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进行具体规定。建立起企业存货管理的责任制,逐步地实现企业的库存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2)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岗位责任制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牵制作用。比如,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
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
存货的保管与记录等这些岗位都不能相容。其次,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严格采购、销售制度,规范存货采购、销售环节, 杜绝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公司对该类业务(包括代理商)进行全方位的核查与整改,加强销售经理市场销售行为规范化培训,加强销售原始单据与实物流转单据的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了采购单位、收货单位与开票单位的一致,杜绝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二)存货业务基础管理方面
一是对软件的投入,做到财务软件与库房存货管理软件相匹配。公司以金蝶 ERP 系统为依托,构筑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并通过 ERP 系统 来强化存货的基础管理。,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二是加强对存货管理软件的利用,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ERP 系统的全面推行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存货的信息化 管理,通过 ERP 系统内在的基础数据一体化、账簿表单一体化、工作流程的一体 化, 借助ERP管理系统的规范流程和科学工具,强化销售过程、采购过程、仓 储物流、生产计划的运作管理和执行监控。其原材料采购将通过: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入库单->采购发票 ->付款单的采购业务循环,产品销售将通过: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出库 单->销售发票->收款单的销售业务循环,无缝连接存货收发计划,通过采购、 销售订单驱动,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双向管控。材料入库将自动关联采购订单, 供应商等信息;
存货出库将自动关联销售订单号、客户及产品等信息,存货流转 可以通过采购、销售订单进行全程跟踪。存货流转及库存情况将会有详细的记录, 可以反映存货收发存的实时状况,实现仓储记录与财务记录的高度集成,确保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彻底杜绝单 据编号不连续、物料编码串号等问题。
(三)存货核算管理方面
通过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应用,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建立严密的企业内控体 系,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借助存货流程控制, 核算系统和供应链系统无缝集成,能保证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一致。未来财务系统将自动采集到存货模块中的成本核算数据,确保企业存货出入库成本精确无 误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
(四)存货实物管理方面
(1)加强存货采购与验收管理
首先,要挑选合格的采购人员,增加采购的透明度。采购员应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规范的采购行为,需关注市场动态,采购时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其次,是严格验收制度,检查入库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同时,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验收工作的人员的责任心。
(2)加强存货存储时的分类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将不同特点的存货分开存放。存货中有易碎、需要防潮、有保质期的,应分别存储,还应确保仓储环境整洁卫生,对于残损的存货,要及时上报处理。并定期进行盘点,明确规定了盘点时间、盘点方法、盘点流程、盘点结果处理、责任追究等内容。
(3)应制定规范的存货出库制度
首先,仓储部门要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在各部门领用材料前应办理合格的审批手续,材料领用后,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出库单及时做出财务处理。其次,还应充分的利用信息系统,根据库存里的存货,对各部门之间需要领取的存货数量没有进行统一的安排、规划。
(五)单据保管方面
公司制订并下发了《财务档案管理办法》,对财务档案的整理、保管等方面进 行了规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制度要求各种财务档案按时间顺序整理、 装订,建立目录并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1]朱宝忠.浅析企业如何从存货管理中挖掘经济效益.中国商贸,2011,(3):77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陈学慧.探讨如何降低企业的存货量.中国商贸,2011,(2):68
[4]李艳,鲁天婵.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国与就业,2011,(4):79
[5]刘金玲.关于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经济论坛,2012(10上):37
[6]吴敏红.浅谈企业存货管理.现代企业教育,2010,(6下):72
[7]代凯伦.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企业战略,2013,(1):32
[8]尤高会.企业存货管理“三大链条”分析及完善建议.财会月刊,2011,(8):10-11
[9]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1,(8):72-73
[10]王奇.浅议我国国有企业的存货管理.现代营销,2011,(?):30-31
[11]郝光辉.浅析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外资,2011,(3):148
第2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存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时甚至会成为影响企业存亡的重要因素。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产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陈旧的存货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今市场经济的要求,很多企业的在经营管理中暴露出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存货管理指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维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存货的目的。
本文分析了在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出了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具体问题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及效率。
关键字 存货 存货管理 问题 对策
Abstract
Inventory is the main asset of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a business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content, sometimes even will becom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of enterperses.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enterprise to achieve its management goal, implement operating policies and decision-making, preserving the flow of production security and integrity, ensuring legitimate financial account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of an internal self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control system.
But with the growing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nterprise old stock management way has not been able to meet the need of market economy, many enterprises in the management of exposed many serious problems.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inven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is analysis, effective control,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 at the lowest cost to provide the maintenance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ng activities required for the purposes of inven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in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inventory inventory countermeasure management problem
目录
1.存货的概述……………………………………………………………5
1.1存货的概念………………………………………………………5
1.1.1存货的定义…………………………………………………5
1.1.2存货的分类…………………………………………………5
1.2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6
2.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
2.1存货管理混乱、帐实不符………………………………………6
2.1.1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缺乏真实记录…………………6
2.1.2存货摆放絮乱………………………………………………7
2.1.3验收时间过长………………………………………………7
2.2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量大…………………………………7
2.3内部控制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7
2.3.1存货管理制度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清……………………8
2.3.2审计部门缺失,内部控制不足……………………………8
2.4缺乏对物流人员的整合…………………………………………8
2.4.1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缺乏优化管理…………………………8
2.4.2未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物流资源……………………………9
2.5管理信息落后,存货信息缺乏共享………………………………9
3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10
3.1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10
3.1.1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10
3.1.2强化企业存货管理措施、确保行之有效……………………10
3.2合理确认存货储量,做好存货规划……………………………10
3.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1
3.3.1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11
3.3.2制定存货资金限额标准……………………………………11
3.3.3建立清查盘点制度…………………………………………11
3.4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11
3.4.1加强存货的过程监控………………………………………12
3.4.2精选物流公司………………………………………………12
3.5加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存货管理信息……………12
3.6树立管理新思路,选择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12
3.6.1构建进销存货管理系统……………………………………12
3.6.2采用经济批量法……………………………………………13
3.6.3采用零度存法………………………………………………13
参考文献………………………………………………………………15
1.存货的概述
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靠提高商品售价获取利润已不现实,在产品售价不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企业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财务状况影响很大,加强存货管理便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存货在降低成本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1、1存货的概念
1.1.1 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它不仅在企业营运资本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又是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1.1.2 存货的分类
企业的存货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已备出售的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代销售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品、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等。第二类是为了最终出售目前尚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指为了最终出售但目前尚处于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委托加工物资、工业企业的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第三类是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劳务将被消耗的存货,指企业为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储存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储存的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2 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企业的竞争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逐渐转变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性,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购入、消耗和销售存货,它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产,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连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存货平均占用资金的差异是很大的。实践证明,加强存货控制和管理,会使濒临绝境的企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反之,则会使充满活力的企业逐步陷入困境。
因此,加强存货管理的日常管理,降低存货的管理成本和占用的资金量,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存货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生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2.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
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
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定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
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员岗位,不按规定设置明细账。例:某总公司在2003年初,聘请了中介机构对其所属60多家企业进行全面审计和组织开展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检查,在检查和规范达标过程中,反映出部分企业不定期进行物资盘点,保管员岗位职责不到位,进出库物资手续不够完善,单位产成品材料、人工费消耗等不够准确,使得会计核算不清,成本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1.1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比如,甲、乙两个工号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显示的是乙工号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甲工号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
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
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
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2.1.2 存货摆放紊乱
小企业存货摆放紊乱,把原材料与产成品混淆一起。有些企业甚至连走道和办公室都摆放存货,导致存货的存舣难度大大提高,效率降低。同时,不注意仓库环境的改善,在潮湿的天气不注意室内除湿,或不经常清理仓库,致使一些长期堆放的贵重原材料变质和损坏。
2.1.3验收时间过长
部分中小企业对原材料的验收时间过长,企业向原材料供应商发出订单及原材料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过长不利于小企业的生产。同时,中小企业无定期盘点的良好制度,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与确定的时间对仓库里的原材料与产成品进行定期盘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和产品数量不符的情况不能做出及时的处理。
2.2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为合理状态,但由于企业往往从最初就忽略了对企业存货的管理,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因库存量大,企业存货积压,导致企业 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这大大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致使企业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增加,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等各项开支增加,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控制存货成本困难。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因为存货管理不善导致因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破产。
2.3内部控制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晰
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一人说了算,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例:某总公司组织对所属60多家企业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尤其在存货管理上暴露出许多问题,实际资产盘亏近50%,存货丢失损耗严重,账实不符,采购无控制、销售无监督,反映出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过高,存货周转速度缓慢,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存货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3.1 存货管理制度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清
中小企业普遍由于机构设置不完整,使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批准采购与验收材料的权限经常由仓库丰管一人所拥有.同时该部门还负责对所采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进行保管.这就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容易使内部人员,特别是仓库主管利用存货获取个人利益.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企业跟供应商退货.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牛产的常进行.甚至会影响准时交货的时间
2.3.2审计部门缺失,内部控制不足
有利于防止舞弊。而很多企业或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或虽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而不是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加上机构设置不完整,部门内部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以及管理责任的不落实,使得企业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导致采购、保管。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内控制度可及时发现记账错误,、领用、发货及入库等工作无章可依,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2.4 缺乏对物流资源的整和
利用先进的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才能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等处于最佳组合状态,达到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的目标。但是大多数企业却缺乏对物流资源的合理有效的整合。
2.4.1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缺乏优化管理
物流资源分为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和企业外部物流资源。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包括仓储资源、人力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力资源等。企业内部物流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仓储成本,在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上存在问题,比如有些企业在存货管理中注重了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重视不够。还有些企业在管理手段上注重了运用数学模型和会计帐簿等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但忽视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及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来优化存货管理等等。
2.4.2 未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物流资源
如果仅利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就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还应该充分注意利用企业外部物流资源,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整合。而目前许多企业在物流资源的利用上注重了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却忽视了对企业外部物流资源即第三方物流资源的利用。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简称3PL或TPL)是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其定义为:物流行业既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不拥有商品,而是为客户提供代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附加值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的束缚,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其绩效表现在作业成本降低、服务水平提高、核心业务集中化增强、雇员减少等方面。企业只注重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而忽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会相对增加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增加推销和采购差旅费用,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企业由于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企业的流通环节,这相对减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时间,不利于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
2.5 管理信息落后,存货信息缺乏共享
我国多数企业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网络支持力度差,连续进货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不健全,无法满足适时管理(JIT)生产方式的要求,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无法追求无库存或库存最小的生产系统。电子商务是物流领域的一次革命,可以使最优批量模型中的订货成本最小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实行信息共享所需的成本已大大降低,为供应链企业降低库存水平带来了希望,而我国由于信息技术滞后,在降低存货控制成本上无法全面发挥作用。存货管理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仓库的保管账只记载着存货的收、发、存资料,其他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完全依靠手工进行,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存货信息缺乏共享。
3.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3.1.1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应采用存货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制定指标部门应参照历史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分解存货资金计划指标给企业采购、生产、仓储等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其次制定明确的采购、销售、结算、保管等岗位职责制度,小企业有的岗位可能会交叉,应该加强对这些岗位职员的责任考核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再次,严格商品的出、入库制度,存货的收发要通过出、入库单来控制;
最后在财务部门设立存货明细账,仓库设立保管账,保证账账相符;
同时还应该建立存货清查制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存货实存数与账存数相符。
3.1.2 强化企业存货管理措施,确保行之有效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定期深入到存货管理部门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在采购制度的落实方面,应重点检查有无未经批准的采购、有无质次价高、吃回扣的现象。做好以下几项。第一,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以及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
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
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 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三相符。
3.2. 合理确定存货储量,做好存货规划
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资金的周转日数来确定存货资金数额的周转期法;
二是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变动因素加以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的因素分析法;
三是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资金数额的比例法。
3.3. 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存货内控制度的作用。目前,部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尚不够重视,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忽略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时常出现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或一人说了算的现象,造成存货库存量过多、占用资金过大,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健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中小企业要依据《会计法》、《公司法》健全法人制度,履行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组织建立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从严格采购、销售制度,规范存货采购、消耗、销售环节,建立供应、销售方的信息档案,加强对其信誉、资质等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牵制作
用。
3.3.1 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
通过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职责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分明,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3.3.2 制订存货资金限额标准
由财会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制定储备资金限额、生产资金限额、成本资金限额标准,经审定后,分别下达有关部门执行。
3.3.3建立清查盘点制度
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加强关键点的授权与责任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3.4. 合理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降低仓储费用,运输费用,;
二是减少存货储存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四是企业物流的外包,可减少物流设施的投资费用,物流人员的管理费用,减少流通环节。
3.4.1加强存货的过程控制
加强存货的过程管理,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 本,还应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3.4.2 精选物流公司
因为作为第三方的物流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在管理上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各个物流公司的发展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经营方向各有所长。因此才挑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时候,要对对其经营信誉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选择一个信誉好价格合理在业务方面也非常适合自己企业的公司合作。
3.5.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存货管理信息
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存货管理很重要。各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使企业了解彼此的供求状况,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变化情况,这样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就特别重要。信息共享要求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把供求情况及各种企业信息和别的企业共享。
3.6. 树立管理新思路,选择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
3.6.1 构建进销存货管理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核心管理思想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它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为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少公司管理部门的劳动量,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使得管理合理规范。尽量合理地控制物流,尤其是材料库存的控制,将材料控制到只在需要的时候向需要的部门按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要的物料,即其既防止物料供应滞后于对他们的要求,也防止物料过早地出产和进货,以免增加库存,造成存货的积压。
3.6.2 采用经济批量法
存货的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与存货订购批量相关,且这两个成本项目间存在相互牵制、互为涨落的关系。便可以寻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存货订购批量,使得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为最小,此即为经济订购批量。存货订购批量是指每一次订购存货的数量。在分析中建立以下假设: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某种存货的需求量A是一定的;
每一次存货订购批量Q是相同的;
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进行采购活动,存货的市场价格不受企业采购量及采购方式的影响;
存货采购量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的要求,不允许缺货的情况发生。存货的订购批量与存货成本项目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一是由于企业采购行为不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因此订购批量变动对存货采购成本不造成影响。采购成本为存货订购批量决策的无关成本;
二是订购批量越大,订货次数越少,订货成本越低;
反之,订货成本越高;
三是订购批量越大,存货储存期间的平均存货量越大,储存成本越多;
反之,储存成本越低。缺货成本高低与存货储存量大小直接相关。当存货储存量较大时,缺货次数和数量较少,缺货成本就低,但储存成本较高;
反之,当企业存货储存量较小时,缺货次数和数量较多,缺货成本就较高,但储存成本低。在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与存货决策相关的存货年成本合计数为:T=TA+TC+TS。其中,TA为存货年订货成本;
TC为存货年储存成本;
TS为年缺货成本。
3.6.3 采用零库存法
所谓零库存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在制品、成品的库存数量,向着零库存的极限挑战,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本,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构建信息密集型企业是实现零库存的基础。这种新型企业,可以打通企业与用户间的商流信息,打通企业与供应链资源间的物流信息,从而实现企业整个信息流的通畅,降低甚至消除物料业务链上的“滞留”。寄售是企业实现零库存资金占用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已被海尔成功运用。利用寄售库存,客户力求把维护库存的财政负担转嫁给上游供商,而仍将保持同样的安全库存。一种情况是,客户(生产企业)请供应商在自己方便的位置库存物料,既可确保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及时供应,又大大减少了物料库存资金占用,保证供应的落实;
另一种情况是,生产商在客户(分销商、零售商)所在的地库存放产品或备件,既提高了响应速度,又有利于企业节省在产品库存方面的仓库建设的投资和日常仓储管理的投入。
综上所述,存货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意义重大,存货管理的好,会降低相关的各项开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收到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管理的不好的话,就会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竞争力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引起资金链短裂导致企业破产。而现在大多数企业的存货管理却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缺乏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资源整合不力等严重的问题。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制度,才能从管理上提高存货管理的水平;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系统,强化信息化管理,才能使企业存货管理的符合时代的要求,就上科技的力量;
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才能最大的开发存货管理的潜力,创造价值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源.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与策略[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02.
2、赵敏虹.工程项目中的内部会计控制举措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8).
3、郑雪莹.浅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09).
4、蒲晗钰.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6)
5、王利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第3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学专业 2010级1班 文婷
指导老师 姜永德
摘 要: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企业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财务状况影响很大,加强存货管理便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来,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就目前来说,存货管理依然是多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强企业存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已成为我国大多数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和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目的。
关键词:存货管理 问题 对策
Abstract:
Inventories are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r sale of material reserves, is the enterprise liquid assets as part of the largest share. The quality level of business inventories use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position, enhance inventory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corporate managem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level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for now,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still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nagement of weak links. How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improve capital efficiency and to ensure the continue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tability, has become China"s most urgent probl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k a question -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s explore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greater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purpose to achieve business objectives .
Key Words: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存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存货管理的认识,并找准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存货管理概述1、存货及存货管理含义(1)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2)存货管理的含义
存货管理是企业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存货管理的要点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弱、金额较大的资产,其管理的好坏密切关系到整个企业和企业利益的相关者,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存货管理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企业在存货采购、加工和其他环节制定合理的计划,以节约存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其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各不相同,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3)存货的清查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在日常收发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计量错误和自然损耗,还可能会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企业应进行存货清查,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与账面不符的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处理。
(4)存货减值
存货减值是指存货进入企业后可能发生毁损、陈旧或价格下跌等情况。在会计期末,存货的价值是按成本和可变现值孰低计量。对于可能发生损失的存货,企业应调整存货账面价值,提高此存货的管理。
3、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存货管理,可以避免存货过多而形成呆滞、积压,造成资金占用量大,以及缺货带来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的威胁。使得企业存货能够保持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其次,企业中的存货通常占据着大量的流动资金,组织好存货管理能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一定要加强企业存货的管理,来提高其投资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
二、联创公司简介和现状
1、联创公司简介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是一家专业从事聚氨酯应用系统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内最完整的聚氨酯产业链,属于建筑节能领军企业。公司于2012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的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产品硬泡组合聚醚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建筑节能、冷藏保温等领域。公司为行业的保温隔热、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
2、联创节能公司目前的现状 (存货管理和核算方面)
联创节能作为一家实体企业,联创节能的业绩称得上出色。去年,其实现净利润5441.69万元。而支撑起如此业绩的员工,仅有百人左右。其中,劳作于车间内的生产工人,仅有二三十人。然而,自去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起,联创节能便接二连三遭遇各种质疑,“麻烦”不断。原因是联创节能的股价涨幅变动大,在12月份时,在短短的16个交易日内,该股涨幅高达121%,在20天内最大涨跌幅偏离值达81.26%,且由一个营业部集中买入,因而被深交所重点监控。今年3月5日,山东证监局检查人员绕开高层管理人员,直接访谈了基层员工,调阅了账务管理资料等,发现存货管理混乱、存货明细账与仓库保管账不符、存在账外账、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等问题。以及今年8月7日,证监会公布的一份《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监管案例》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公司产品毛利率大幅提高;
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不匹配;
公司存在拖延、拒不提供资料等情形”等四大问题。
本文主要是针对联创节能公司的存货管理,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公司的存货管理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存货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如果存货的核算不准确,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联创节能重要的原始单据保管混乱,且账实难以核对,成本核算不准确,与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存货管理账实相符、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自评结论不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仓储记录与财务记录存在较大差异。
公司出入库单编号不连续,产成品出库单与原材料入库单编号均不连续,甚至存在重号现象,散乱存放造成保管混乱,难以保证存货收发管理的规范性和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导致公司 2012 年财务留存出入库单与仓库留存出入库单(仓库存根联)核对不一致。且公司的原材料入库前全部切换成内部编码进行管理,为了达到长期保密效果,技术部门还会对编码进行不定期修改,而不及时通知财务环节修改前后的对应情况,造成财务环节对原材料编码管理比较混乱,与仓储环节出现差异
2012年度财务确认销售收入高于产成品出库单4481万元,原材料入库单金额高于财务记录入库金额约1114万元。
2. 未设立仓库保管台账,存货记录不完善。
公司产品发货明细由销售部门统计,仓储部门未设立仓库保管台账,未对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无法反映存货收发存的实时状况。如仓库留存的出入库单据(均为四联式)与财务入账记录存在较大差异,并解释开具发票客户填具四联式出库单,不索要发票客户填具三联式出库单,难以判断后期补充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3. 账实难以核对,成本核算不准确。
公司财务部门未按照仓库管理的原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且主要原材料品种串号现象严重,财务数据无法与仓库核对。其次,公司的成本结转以领用数量为基准,由财务部门将数量随机分配至原材料品种,这样的核算制度无法反映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无法保证成本结转及存货余额的准确性。而且对于某些重要实物流转证据,如采购台账、原材料报表、送货明细账等均为电子版,虽然与公司财务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电子表格易修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认定。
公司 2012 年 12 月自河北亚东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东贸易)采购原材料 1230.15 万元并计入采购暂估户,亚东贸易于 2012 年 12 月 25 日开具销售发票,公司未及时做账务处理。2013 年1 月,公司未将当月采购原材料及时入账,导致 1 月份账面数小于实物 564.15 万元。
2012 年度,公司将原材料采购发生的运输费用,共计 20.82 万元,确认为销售费用,未按规定计入存货成本。
据联创节能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去存货为4819.71万元,同比增长42.89%,占总资产比例9.28%,相比2011年的比重减少5.76%。但若2012年12月自亚东贸易采购原材料1230.15万元未计入年报,联创节能2012年实际存货将应为6049.86万元,同比增长79.36%,占总资产比例11.65%。该公司为获得较为优惠的价格,公司加大了存货的备货规模,这样不仅增加了存货的储存成本,而且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金严重紧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容易因存货的长期积压导致存货的贬值、毁损、失窃等,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5.内部控制不完善
联创节能因内部控制不完善,在2011-2012 年度公司开据给天丰节能发票总金额为 452 万元中,经核实,其中 283 万元,是属于销售经理将其不要求开票的对零散客户的销售业务开具给了天丰节能,存在发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其主要是由于公司仅核对开票金额是否超过其实际销售金额,公司并没有专门核对销售订单、收货单位、销售发票的一致性,发票管理存在漏洞,出现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283 万元,属于销售经理将其不要求开票的对零散客户的销售业务开具给了天丰节能,存在发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的情况。2011-2012 年度,除上述供销业务外,公司与天丰公司之间无其他业务关系,公司与天丰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也不存在担保及被担保关系。
以上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虽然不影响我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但根据监管与规范运作的要求,公司对该类业务(包括代理商)进行全方位的核查与整改,加强销售经理市场销售行为规范化培训,加强销售原始单据与实物流转单据的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了采购单位、收货单位与开票单位的一致,杜绝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建议:
(一)存货内控制度完善方面
(1)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以规范的现代化的制度来约束和指导存货管理,并应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库存实施相应的监督, 从存货取得、验收与入库,存货仓储与保管,存货领用、发出与处置等方面对存货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进行具体规定。建立起企业存货管理的责任制,逐步地实现企业的库存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2)完善内部控制,明确岗位责任制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相互牵制作用。比如,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
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
存货的保管与记录等这些岗位都不能相容。其次,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严格采购、销售制度,规范存货采购、销售环节, 杜绝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公司对该类业务(包括代理商)进行全方位的核查与整改,加强销售经理市场销售行为规范化培训,加强销售原始单据与实物流转单据的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强化了采购单位、收货单位与开票单位的一致,杜绝采购单位与发票开具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二)存货业务基础管理方面
一是对软件的投入,做到财务软件与库房存货管理软件相匹配。公司以金蝶 ERP 系统为依托,构筑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并通过 ERP 系统 来强化存货的基础管理。,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二是加强对存货管理软件的利用,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ERP 系统的全面推行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存货的信息化 管理,通过 ERP 系统内在的基础数据一体化、账簿表单一体化、工作流程的一体 化, 借助ERP管理系统的规范流程和科学工具,强化销售过程、采购过程、仓 储物流、生产计划的运作管理和执行监控。其原材料采购将通过: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入库单->采购发票 ->付款单的采购业务循环,产品销售将通过: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出库 单->销售发票->收款单的销售业务循环,无缝连接存货收发计划,通过采购、 销售订单驱动,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双向管控。材料入库将自动关联采购订单, 供应商等信息;
存货出库将自动关联销售订单号、客户及产品等信息,存货流转 可以通过采购、销售订单进行全程跟踪。存货流转及库存情况将会有详细的记录, 可以反映存货收发存的实时状况,实现仓储记录与财务记录的高度集成,确保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彻底杜绝单 据编号不连续、物料编码串号等问题。
(三)存货核算管理方面
通过财务与业务的集成应用,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建立严密的企业内控体 系,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借助存货流程控制, 核算系统和供应链系统无缝集成,能保证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一致。未来财务系统将自动采集到存货模块中的成本核算数据,确保企业存货出入库成本精确无 误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
(四)存货实物管理方面
(1)加强存货采购与验收管理
首先,要挑选合格的采购人员,增加采购的透明度。采购员应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规范的采购行为,需关注市场动态,采购时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其次,是严格验收制度,检查入库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同时,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验收工作的人员的责任心。
(2)加强存货存储时的分类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将不同特点的存货分开存放。存货中有易碎、需要防潮、有保质期的,应分别存储,还应确保仓储环境整洁卫生,对于残损的存货,要及时上报处理。并定期进行盘点,明确规定了盘点时间、盘点方法、盘点流程、盘点结果处理、责任追究等内容。
(3)应制定规范的存货出库制度
首先,仓储部门要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在各部门领用材料前应办理合格的审批手续,材料领用后,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出库单及时做出财务处理。其次,还应充分的利用信息系统,根据库存里的存货,对各部门之间需要领取的存货数量没有进行统一的安排、规划。
(五)单据保管方面
公司制订并下发了《财务档案管理办法》,对财务档案的整理、保管等方面进 行了规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制度要求各种财务档案按时间顺序整理、 装订,建立目录并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1]朱宝忠.浅析企业如何从存货管理中挖掘经济效益.中国商贸,2011,(3):77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陈学慧.探讨如何降低企业的存货量.中国商贸,2011,(2):68
[4]李艳,鲁天婵.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国与就业,2011,(4):79
[5]刘金玲.关于当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经济论坛,2012(10上):37
[6]吴敏红.浅谈企业存货管理.现代企业教育,2010,(6下):72
[7]代凯伦.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企业战略,2013,(1):32
[8]尤高会.企业存货管理“三大链条”分析及完善建议.财会月刊,2011,(8):10-11
[9]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1,(8):72-73
[10]王奇.浅议我国国有企业的存货管理.现代营销,2011,(?):30-31
[11]郝光辉.浅析企业存货管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外资,2011,(3):148
合同管理制度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职责、合同的授权委托、洽谈、承办、会签、订阅、履行和变更、终止及争议处理和合同管理的处罚、奖励;
本标准适用于龙腾公司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厂内各类合同的管理,厂内所属各具法人资格的部门,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3 定义、符号、缩略语
无
4 职责
4.1 总经理:龙腾公司经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负责对厂内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以法人代表名义或授权委托他人签订各类合法合同,并对电厂负责。
4.2 工程部:是发电厂建设施工安装等工程合同签订管理部门;
负责签订管理基建、安装、人工技术的工程合同。
4.3 经营部:是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备、材料、物资的订购合同。
4.5 合同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4.5.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办法并逐步完善规范;
4.5.2 参与合同的洽谈、起草、审查、签约、变更、解除以及合同的签证、公证、调解、诉讼等活动,全程跟踪和检查合同的履行质量;
4.5.3 审查、登记合同对方单位代表资格及单位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技术装备、信誉、越区域经营许可等证件及履约能力(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
4.5.4 保管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合同专用章,并按编号归口使用;
4.5.5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对合同文本资料进行编号统计管理;
4.5.6 组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工作;
4.5.7 在总经理领导下,做好合同管理的其他工作,
4.6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及材料、燃料供应部兼职合同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4.6.1 在主任领导下,做好本部门负责的各项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保管“法人授权委托书”;
4.6.2 签订合同时,检查对方的有关证件,对合同文本内容依照法规进行检查,检查合同标的数量、金额、日期、地点、质量要求、安全责任、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并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提出解决方案;
4.6.3 对专业对口的合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台帐,分类整理归档。对合同承办部门提供相关法规咨询和日常协作服务工作;
4.6.4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各类合同,建立合同统计台帐,并负责
第4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 献综述
**x 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题目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 会计学本科 2006 级学生姓名 **x 学号 **x指导教师(签字) **x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 “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 10 篇,其它不少于 12 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 2000 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指导教师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 摘要:存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低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存货管理,存货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原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方式不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管理效果上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市场经济的要求。原有的存货管理方式不但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且在成本的控制上属于薄弱环节,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及限制。本课题希望能通过对一些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找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及效率。
本人搜集有关存货管理的期刊 20 篇,英文文献一篇。相关文章涉及了存货管理理论和设计体系等。本人认为经过认真筛选后留下来的 12 篇文章中的 5 篇文章有助于提高我对课题的深入认识,10 篇文章代表了该领域目前的较高水平,另有一篇英文文献已经基本翻译完毕。本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概述。
本人选择了 20 余篇关于存货管理的文献,有存货的理论探讨,实例分析,精选出 13 篇文章作为综述对象。就其主要观点和写作脉络进行综述分析。
一 存货管理的研究背景 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水平与运作效率1。1953 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创造了一种高质量、低库存的生产方式--即时生产Just In Time,JIT。JIT 技术是存货管理的第一次革命,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在日本 JIT 又称为“看板”管理,在每一个运送零部件的集装箱里面都有一个标牌,生产企业打开集装箱,就将标牌给供应商,供应商接到标牌之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批零部件。理想的情况是,下一批零部件送到时,生产企业正好用完上一批零部件。通过精确地协调生产和供应,日本的制造企业大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库存,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事 1**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 JIT 技术成为日本汽车工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来源,而丰田公司也成为全球在 JIT 技术上最为领先的公司之一。
存货管理的第二次变革的动力来自于数控和传感技术、精密机床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在工厂里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使得工厂的整备时间从早先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机器很快从一种预设的工模具状态切换到另一种工模具状态而无须走到遥远的工具室或经人工处理之后再进行试车和调整,整备工作的加快使怠机时间结构性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困绕着传统工厂的在制品库存和间接成本也随之减少。仍然是丰田公司在 70 年代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开拓。作为丰田的引擎供应商,洋马柴油机公司Yanmar Diesel效仿丰田进行了作业程序的改革,在不到五年时间里,差不多将机型增加了四倍,但在制品的存货却减少了一半之多,产品制造的总体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 100以上。
九十年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技术兴起之后,存货管理发生了第三次革命。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如 ERP、MRP?等,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市场销售的信息充分共享,计划、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部门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协同。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使生产预测较以前更准确可靠。戴尔公司是这次革命的成功实践者,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展开网上直销,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产品。一开始,在互联网还局限于少数科研和军事用途的时候,戴尔公司只能通过电话这样的网络来进行直销,但是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戴尔根据顾客在网上的订单来组织生产,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戴尔提出了“摒弃库存、不断聆听顾客意见、绝不进行间接销售”三项黄金律。戴尔公司完全消灭了成品库存,其零件库存量是以小时计算的,当它的销售额达到 123 亿美元时,库存额 3仅 2.33 亿美元,现金周转期则是负 8 天 。
存货管理的问题研究目前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果,从而能够对存货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实现存货的效率性和整个企业管理的效率性。
二 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2(一)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一些公司存货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制定存货管理制度,虽然有这方面的规定,但仅仅流于形式,而未予认真执行;二是内部控制薄弱。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完善的内控制度可及时发现记账错误,
有利于防止舞弊。而很多企业或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或虽有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而不是去从 2**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上解决问题。(二)存货管理未能实现电算。500 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是最早斥巨资对零售信息系统进行投资的,如利用计算机跟踪存货(1969 年),使用条形码技术(1980 年),使用 EDI(1985 年),使用无线扫描枪(1988 年),它建立了高效、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保证在一小时内迅速掌握全球 G家店各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而我们除少数大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电算化管理。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样极易产生以下不利情况:一是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造成帐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产生大量潜在损失,致使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是在对帐不及时的情况下,如发生偷盗等情况,不易及时发现,不利于加强内部管理,人员不足或未具备一定素质的情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 4核算的质量。
(三)存货的核算计量方面不够准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企业每期都
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这里所说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但是大多数企业,并未做到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准确体现存货的期末价值。除上面提到的人员方面的问题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企业有意粉饰经营业绩,不真实体现存货的跌价损失;二是管理层在此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可提可不提;三是有些存货的当前市价不易确定,或已无可比性,无法确定可变现净值。结果造成库存存货的实际价值未能得到准确体现。8(四)存货的积压形成的直接损失。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都在竭力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造成顾客满意度下降,所以存货库存积压过大,也成为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长期滞压,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从而直接形成损失。10(五)未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的物流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均有很大变化,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自身物资资源和第三方物流明显利用不足。
三 存货管理的对策 存货管理的对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第一是完善存货内部控制,确保其行之有效。做好岗位分工控制;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
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 3**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取得、验收与入库控制;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仓储与保管控制;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 MkC 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
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监督与检查;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 5行情况。第二是利用电算化提高存货核算的准确性 ;第三是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最好,要从价值角度、利润角度、纳税角度及管理人员业绩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权衡分析。除了要考虑企业所在的角度以外,还要依据企业所经营的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以及物价变 7动情况进行全面考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第四是合理进行存货的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存货的规划是控制存货水平,降低资金占用,使存货效益和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存货事前控制方法。做好存货规划,首先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要确定存货资金的占用额9。第五是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如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输资源等。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成本。在企
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11。
4**x 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 主要参考文献1 李日强 浅谈企业存货管理 管理观察-2009 年 1 期2 吕海珍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研究 商场现代论-2009 年 9 期3 李晖 谈企业存货管理 金融会计-2009 年 10 期4 任生明 存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之友-2009 年 30 期5 王宁,闫利 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商业经济-2009 年 13 期6 王桂莲 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 年 32 期7 刘颖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 经济研究导刊-2009 年 17 期8 .马春芳,李芳霞 企业存货管理现存问题及分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 年 7 期9 黄静 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会计之友-2009 年 17 期10 王岚 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探讨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 2 期11 王黎 浅谈企业存货管理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 2 期12 陆丽芳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 年 11 期13 ZHANG Ping ZHOU Zu-de CHEN You-ping NI Long-yu A Model on Inventory and Supply Management under VMI Tactics 国际设备工程与管理:英文版-2007 年 4 期 5
第5篇: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管理纵横2011年第11期
民营科技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
真
(海城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征用事务站,辽宁海城114200)
摘
要:近年来,企业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孕育而生了很多新型部门,探讨了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为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加强存货管理,提高经
济效益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企业;
存货管理;
对策分析
1 企业存货管理重要性
存货管理指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进行有效控 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最低的 成本提供维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存货的目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基 T作量大,影响T作人员的T作效率: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产生大量潜在损失;
对账不及时,不 容易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
人员不足或未具备一定的素 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
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仅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 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 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存货管理,可以避免存 货过多造成资金积压,以及缺货所带来的威胁。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 要流动资产,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 金运作效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部分,其 成本降低的潜力比其他营销环节要大得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 续性,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购入、消耗和销售存货,它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 可缺少的资产,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连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企业 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存货平均占用资
金的差异是很大的。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利用企业物流的先进的管
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 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和资金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 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我们的大 多数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销售和扩充规模上,相比之下,对存 货管理则有所忽视,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必 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实施存货控制和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存 货的占用总额是否合理,构成存货总额的各项存货所占比例是否恰当, 分析查明企业存货占用不合理和形成积压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存 货储备,降低企业存货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 资产的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实践证明,加强存货控制和管理, 会使濒临绝境的企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反之,则会使充满活力的企业 逐步陷入困境。其重要性可以简要的归纳为以下四点:1)可以帮助企业 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商品进行详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2)帮助库存会 计进行库存商品的核算;
3)提供的各种库存报表和库存分析可以为企业 的决策提供依据;
4)实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物品积压或短 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2存货管理中的问题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
过程中的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其 也有很多容易出现的问题,这里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货的核算计量方面不够准确,存货计价应按成本与可变现
净值孰低计量。企业应每期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但是大多数企 业并没有做到,究其原因:企业有意粉饰经营业绩,不真实体现存货的跌 价损失;
企业管理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存货跌价准备可提可不提;
有些存货当前市价不容易确定,或没有可比性,无法确定可变现净值;
其次,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根据分析提供的资料,一般
情况下中小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五,也 可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存货的管理,不在乎 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发展到企业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无形中 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 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存货成本困难,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长期 困扰企业发展的难点;
另一方面,存货管理中记录材料领用、归集结转生 产成本及费用的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T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 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责权不明晰由于企业人员较少,管理部门相互兼 职较多,供产销关键环节缺乏市场的预测和有效的监控,往往都是一人 说了算,负责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和办理出入库手续等全过程;
还有 一
点,大部分中小企业实现电算化管理程度不高。存货种类繁多,核算的 最后一方面,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部分企业 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 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 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
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 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定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 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
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员岗位,不按规定设 置明细账。
3如何做好存货管理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
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做好存货管理 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存货规划与控制,保持最优水平 存货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存货规划,首先要制定经济订货规 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在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其次,确定存货 资金的占用额,根据各种存货平均每天的周转额和其他资金的周转额来 确定存货资金数额;
以上年存货资金占用额为基础,分析计划年度各项 变动因素加调整后确定资金数额;
根据存货资金与有关因素的比例关系 来确定资金数额。做好了前期的规划可以说对日后的 :作就起到了铺垫 的作用,之后,加强存量信息追踪分析,严格存货控制管理,中小企业经 常出现管理人员对存货库存量信息掌握不及时或过于“自信”,而导致对 企业存货需求的预测比实际需求量要大得多;
还有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上 体现 太多人情化,促使他们进行采购并储存顾客需要的所有的存货;
容易受市场跟风采购影响,不考虑自己资金的承受能力,采购存货过量, 入库储存时间长,造成存货库存成本明显增加,导致资金的严重紧缺,影 响正常生产经营的进行。尽量做好上面的两部分,可以说就已经有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永远停留在 “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经营理念上,要实现从粗放型的管理向集约化、 精细化管理的跨越。必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选拔或任用思想品德 好、能为企业尽职尽责服务、具有专业技能、T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 任存货的采购、进m库、销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T作;
加强对管理人 员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最 后,监督与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 设置情况;
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定期检查存货 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
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
定期检 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合理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第三方 物流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企业内部 的物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 和存货的成本。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
业所重视,如仅利用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 力的要求,而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有重要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不断完善,作为中小企业除 了需要国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自身做到“打铁还需自身 硬”,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手,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 船小好掉头的有利优势,锤炼和打造扎实的企业基础管理的功底,在市 场经济的浪潮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吴德胜.企业如何做好存货管理【z】.2008. [2】朱江南.企业管理百科大全[z].2010.
推荐访问:存货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