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两个确立”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稿:“两个确立”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供大家参考。

讲稿:“两个确立”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唯物史观是“两个确立”的根本理论依据

(一)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历史观有两种,一种是唯心史观,另一种是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这个原理强调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又承认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甚至是重大的影响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起一定的作用。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唯物史观也强调,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杰出人物首先发现并提出来的。因为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更强烈、更主动,能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作用。杰出人物的出现虽然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却具有历史必然性。

另一个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这一原理强调的是,正确反映事物和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真理,不能正确反映事物和不合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认识就是谬误。真理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大的能动的指导作用。1950年9月10日,刘少奇同志在马列学院第二、三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理论是实际工作的指针,没有理论,工作就是盲目的,没有前途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掌握了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2017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由此可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是这一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对于唯物史观的这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如果重视和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和丢掉另一个方面,就会犯机械论、片面性的错误,就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也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二)“两个确立”建立在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原理基础之上

第一,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真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人民至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总书记表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来说就是责任,我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生命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总书记还表示:“我始终放在心上的,有这样几件事:五千年的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

2019年6月24日,***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2014年2月7日,***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2013年12月3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的奋斗目标。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精准扶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芦山地震救援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到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儿童入托入园到大学生毕业就业、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到健康中国建设、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等,无一不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两个确立”是民心所向,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是世界上最令人民满意的政府。美国《华盛顿邮报》在2020年4月武汉解封后不久,开展了一次网上调查,询问中国民众对乡、县、市以及省和中央——这五个不同层面的政府的信任度,最终他们调查询问了19816人。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比例升至98%。令人欣慰的是,民众对县级、市级、省级政府的信任度也明显提升,分别为93%、94%、95%。而这表明,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都很信任。2022年,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创10年来最高水平,达到91%,在28个受访国中名列榜首。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党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第二,党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当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就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比如,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
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还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再比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方面,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还比如,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之一。这一创新理论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最有力的指引。

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两个确立”的直接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组织建设,可以说是“形”;
另一个是思想建设,可以说是“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党的建设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而“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由此可见,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一)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

在创建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历史进程中,列宁极富创造性地为俄国及世界各国先进的无产阶级制订了集中体现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规律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其基本内容是: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服从党的决议;
党内所有负责人都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
在党内生活上少数服从多数,部分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
党内实行讨论自由和行动一致的纪律;
党的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有最后决定权;
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等等。

确立民主集中制为建设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由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规律所决定的。这一组织原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把严格的集中和党内广泛的民主结合在一起,把铁的纪律和发挥党员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在一起。因而,这一组织原则,为使党发展成为一个群众性的、自觉性的、创造性的,同时也是能战斗的、有纪律的、团结一致的组织,创造了一切条件。这一原则如果动摇,那么无产阶级政党就会不仅丧失使它成为自愿的、主动的、民主的,同时也是紧密团结的、战斗的、纪律严明的和集中的组织基础,而且还会丧失党固有的先进性。我们举国体制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民主集中制。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否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对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恩格斯强调,“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

恩格斯还在《论权威》中以航海为例:“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

列宁特别强调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018年7月3日,***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重大原则是伴随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恩格斯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明确规定,成为盟员的条件之一是“保证服从同盟的决议”。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

第一国际时期,在批判巴枯宁“支部自治”、“反权威主义”等错误观点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强调如果每一个支部、每一个人都各行其是,党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为坚强统一的组织。

1872年1月,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强调,“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

列宁也深刻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正因为有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战胜各种错误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放弃了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致使这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轰然倒塌。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反复强调党的统一领导问题,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也鲜明指出:“党是一个战斗的组织,没有集中统一的指挥,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战斗胜利的,一切发展党内民主的措施都不是为了削弱党的必需的集中,而是为了给它以强大的生气勃勃的基础。”

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强调全党服从中央,并把它作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规定。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1928年,党中央在《关于各省委对中央的报告大纲》中,对报告的时间、种类、内容以及保密要求都作出具体规定。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是党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此后,党中央相继制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等,要求全党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七大把“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写入党章,并强调“四个服从”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1948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党中央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必须坚持事前请示、事后报告,每两个月向党中央和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随后请示报告制度在全党全军普遍建立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及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党组,规定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党中央讨论和决定或批准;
成立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领导的财经小组、政法小组、科学小组、文教小组、外事小组,全面领导有关工作。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强调,“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必须把任何地区、任何部门的党的组织及其工作看作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整个党及其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坚持并不断完善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规定,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对坚持集体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作出明确规定,确立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原则,制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规则,探索建立巡视制度,并把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这些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他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陆续制定或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的领导全覆盖,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中央还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如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总书记书面述职,健全一系列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机制等,这些制度举措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一系列制度机制,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2017年11月,美国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在《时代》周刊杂志上的文章中表示,虽然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正在利用国企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稳步赶超美国。同时,他认为,随着全球****不断,在这个继续碎片化的世界中,中国的管理模式对其他政府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他还指出,中国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仍将保持强劲和稳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会持续增长,并且将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

2017年11月11日,德国《明镜周刊》刊出了一张印有中文汉语拼音“xinglai!”(“醒来!”)的红色特别封面。这期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题,用长达九页的篇幅对中国从多个领域给予详细的介绍。文章指出,中国制度不会像西方国家制度一样受选举所累,能够作出长远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文章认为,中国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和科技强国,其制度和政策优势值得西方深刻反思。并呼吁,过去西方国家对中国认识不够,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尽快清醒过来,重新认识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现在提出党政分开,但不管怎样还是共产党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共产党也难免犯错误,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走自己的路,不犯大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邓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全党全国人民凝聚起来、紧密团结起来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项工作中毫不动摇、百折不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聪明,不搞任何小动作。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对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同以人民为中心是统一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保证。做到“两个维护”,要有鲜明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行动。要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各项制度规定中,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上。***总书记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纂的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指出:“党形成并拥护领导核心,决不是庸俗化的‘个人崇拜’,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并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写入党章。党的领导核心并不意味着无限权力、任性决策,而是担负着为大党大国掌舵领航的重大职责。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的领导核心也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作用,遵守集体领导制度,遵守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法治原则。党的领导核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通过正确领导形成的,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二)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指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并强调,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

我们党在成立初期遭遇了很多挫折,后来也有了一些反思。1941年7月13日,刘少奇同志在回答宋亮(即孙冶方)的问题时指出,中国党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并不比苏联的布尔塞维克差,“然而,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因此,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所以,我们强调理论强党。

1929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阴霾,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古田会议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初步回答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式写在党的旗帜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运用中国革命规律,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抓好全党理论武装,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扎深理论之根、筑牢信仰之魂。

***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是指引党不断前行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可以说,党的理论创新贯穿了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进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和科学回答了21世纪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形态。在当代中国和21世纪的世界,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就要深刻领会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史为鉴,我们来看一些经验教训。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大国崩溃或者衰败,其中一个普遍原因就是中央权威丧失、国家无法集中统一。邓小平同志强调:“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而且,民主集中制必须奠定在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当然,如果政策搞错了,不管你什么院制也没有用。”

从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来看。2015年12月18日,***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际上特别是拉美国家的教训表明,民粹主义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治上搞盲目民主化,意见纷杂,无法集中力量办事;
二是过度福利化,用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结果导致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最终反而恶化。”

***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总书记特别分析了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所以,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党的领导核心的确立与党的理论创新是统一的,是二位一体的。党的领导核心都是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都为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党的创新理论都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起了重大的支撑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思想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
核心就是力量,力量就是希望。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拥有一个全党公认的领袖是我们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拥有一个人民爱戴的领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

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两个确立”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说,“两个确立”来自实践,又改变了实践。这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看,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比如,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我们党开始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总书记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

***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坚定的意志品质、深沉的历史忧患、强烈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总书记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15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之后进入清华大学这个著名学府进行系统学习。大学毕业后又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紧接着沉到县里,不久担任县委书记这样的“一线总指挥”,在随后很长时间里相继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陕北7年,清华4年,军委机关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央高层5年。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的总书记,从知识青年到国家**,从一般军官到军委**。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阅历十分丰富。在这么多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从确立党的创新理论看,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而后,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

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我国实际,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是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形成的创新理论。其核心要义,体现为“十个明确”。而其中第一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另一方面,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两个确立”的实践基础。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就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也就是说,根本就在于“两个确立”。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大背景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一是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三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
四是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五是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六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七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八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九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十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十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十二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十三是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
十四是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十五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十六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作为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推荐访问:讲稿:“两个确立”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讲稿 确立 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