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第1篇时间紧,任务紧张,湖畔花园的钉钉员工都有些“拼命三郎”的感觉。作为硬件初始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由芝被称为“湖畔之花”。身为商务拓展,由芝四处奔波见各种客户,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腿都跑细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事背景7篇,供大家参考。
故事背景 第1篇
时间紧,任务紧张,湖畔花园的钉钉员工都有些“拼命三郎”的感觉。
作为硬件初始团队中唯一的女性,由芝被称为“湖畔之花”。身为商务拓展,由芝四处奔波见各种客户,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腿都跑细了”。有次去见供应商时,由芝不小心摔了一跤,大大咧咧的她并没在意,“过了几天,有同事说你的脚都黑了,我后来才发现是骨折。”
阿里巴巴信息平台的几位同事参与到了C1钉钉智能通讯中心的研发之中,在湖畔花园同钉钉团队一起开发。信息平台主管禹之介绍说,在湖畔花园的工作强度不是一般的大, “在湖畔花园的一位同事,我有两个月没见到,后来碰到他,他头发已经长到脖子了。”
魔点科技是此次M2钉钉智能前台的合作伙伴,CEO肖传宝介绍说,当时决定同钉钉合作,看中的,也就是钉钉的这一份“不服输,往前冲”的精神。
肖传宝说做硬件都有一些固有的惯性思维,和钉钉合作以后,他们也在不停的突破原有思维模式和极限。魔点科技的硬件团队在湖畔花园同钉钉团队一起工作,经过这场合作,肖传宝感觉自己的团队好像变了一个团队,遇到困难不是互相埋怨,而首先就是先想如何解决,“怨言少了,建议多了”。
“成则举杯相助,错则拼死相救”,这是肖传宝同钉钉团队合作之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故事背景 第2篇
对于M2钉钉智能前台的研发团队来说,20XX年8月15日是一个重要节点。按照计划排期,这个时间要交付第一批样机拿到企业去共创。软件出了问题可以升级,硬件卖出去,出了问题就是事故。因此硬件产品和客户的第一次见面,显得格外重要。
那段时间整个团队的压力都很大,连续加班,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或是凌晨,“别说老婆,回去连狗都不认识我了”,海君调侃道。
工作忙,压力大,他们也会用特有的方式放松一下。下下四国军棋,嗑嗑瓜子,吃吃烧烤,都可以调节一下紧张的工作节奏。
“丑媳妇”终于第一次要见公婆,8月15日,第一批样机如期交付。
海君不会忘了第一次带着产品去工厂里共创的过程。当他把M2钉钉智能前台调试好,当工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当他们对着产品照一下,打卡就成功时,当听到纷纷不绝的称赞声时,海君站在旁边看着,那种满足感,无法用言语形容。
回到文章开头的场景,樱木和由芝争吵的起因,是C1钉钉智能通讯中心在准备量产的前几天,一个共创企业在使用中,突然报出了一个错误,团队连夜进行排查,技术修复和量产计划之间产生了冲突,技术团队连续进行高强度攻关,并紧急调整量产排期计划,最终保证了进度。
易统说,这种让团队措手不及的状况,整个硬件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
对于钉钉团队来说,攻克困难是家常便饭。从诞生开始,钉钉就站在“来往”失败的阴影之下,这也从一开始就赋予钉钉团队“不服输,向前冲”的力量。在无招眼中,“困难只是帮助钉钉成长的营养剂而已。”
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故事背景 第3篇
和软件开发不同,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市,硬件研发受到标准、制造流程和产能等诸多因素的刚性限制,很多瓶颈看起来无法逾越。
项目开始时,易统带领着团队不停的奔波于硬件制造厂家和部件供应商之间,很多厂家一听他们给出的时间点,都禁不住嘿嘿一笑,觉得根本不可能完成。
戴个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易统,骨子里有股狠劲,“别人越说不行,我越要试试看”。不懈的坚持有了结果,硬件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逐一敲定下来。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随后,硬件散热问题、摄像头问题、成本控制问题,算法优化问题、产品体验问题,一个个远超想象的困难在等待着这个团队。易统说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突破,再突破!”
M2钉钉智能前台的设计师致远介绍了M2底座的整个设计过程。“别看一个小小的支架底座,我们改了不下20稿。”工艺上面不过关,他们就到处去找能过关的工厂,成本降不下来,就再调整设计思路,直到最终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故事背景 第4篇
江南者,以其明取于江南制造剧,其副名为1894。1894年是为甲午中日战争,彻底改变民众之思想,江南其取与1984年战争之前几年,以一少不更事少年来展示,近代工业之况,以一稚嫩之少年,来展示当时工业水平之状况。可谓意义之深,以人来联系国家,可谓点睛之笔。同时江南采用的叙述方式,极其之简练,剧情没有一丝冗杂,非常之典型,有点类似于白描手法,非常耐人寻味,作品中的家国亲,情亲,兄弟情也展现的淋漓精致,温情的画面,不禁煽人泪下。好几次都眼里闪烁着泪花。江南以甲午战为旧时代之结,其有以下几层意思,正如,甲午战使得国人认清了自己,不在夜郎自大,近代工业提出的西学中用看似不在适用了,搞得工业运动史称洋务运动不在是万精油了,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了,也正是此次战争打开了民众的心智;其二,自此之后需要寻找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江南也正是此意,最后江南以梦幻般的结局展现了在新时代下工业的发展,小毛孩成为了专家 ,即是时代的成就,也是当年对师傅的承诺。总之,江南无论是从叙事的方式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值得点赞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动漫类展现中国工业发展的影片,非常值得观影。
故事背景 第5篇
“国之强大,断不可缺国之军械”。如果进一步说,就是:“国之强大,断不可缺国之重器;国之重器,断不可缺国之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就像片尾曲里,“莫笑少年狂,少年有梦就敢闯,且看他日鲜花怒马衣锦还乡”,即便这部电影有再多瑕疵,只这一点励志传承的精神,就足矣值得一个好评了。而只要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也就不负先人沥血,不负后人成长,一代代人接力爱国,爱护这个国家,保护它一直繁荣富强,永远不要再被人欺负了!
故事背景 第6篇
船是什么,中国人早就知道。但现代军舰是什么,中国人知道的真的不算早。
独木舟大体问世于中国旧石器晚期,而直到在清朝晚期被真正的现代战舰轰开了国门,老佛爷还是想不通:铁做的船怎么就能浮在水面上呢?
想不懂就打到你懂,洋老爷们用铁甲船轰击的中国千疮百孔,也逼出了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兵工厂——江南造船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50多年风雨的江南造船厂自己建立后,就随着中国的国运浮浮沉沉,从当年的不堪一击到如今惦记着第一,简直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逆袭历史书。
两江总督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和同治帝。他那两千余言的《置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奏折》,几乎就是一份缩微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年李鸿章奏折中说,“庶几取外人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
船厂创建于1865年,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于1865年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青铜甬道上的“中华大事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建立。”
曾国藩为之命名“恬吉”,取“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之义,后避光绪讳改名“惠吉”号
「皦日」号测量舰原为清海军大臣戴洵的座舰「联鲸」号,上海江南制造局建造1911年完工,造价国币35万元(115,500两)。
舰身长173呎、宽25呎、吃水7呎、舱深呎、吃水10呎、钢质船壳、排水量500吨。
二座燃煤锅炉、推动两部往复式蒸汽主机产生800匹马力,最高航速13节。
乘员军官18人、士官兵76人。
装备英制37公厘机炮两门、大沽制公厘机枪两挺,本舰之无线电呼号为"XRC"。
1867年,该局迁至高昌庙进行扩建,先后建成机器厂、汽炉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等,并开挖长99米的第1号船坞。
至此,江南造船厂进入了第一个兴旺发展期: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到19世纪90年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但甲午一战,一站归零。日本人把这些铁架船舰全葬送,江南船坞一蹶不振直到,也让中国人真正惊醒。
甲午是中国人心里的痛与伤,也是激起中国人心中烈火的开始。
推翻清政府、北洋、民国,直到现在。
辛亥革命后,江南船坞由沪军都督府接管,改名为江南造船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上升时期、全盛时期、沦陷和收复时期。
上升时期(1912~1927年),江南造船所改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
1913年,建成缉捕船“瑞辽”、“安海”,破冰船“引擎”、“麦士门”。
1914年,建成炮舰“永健”、“永绩”,均为排水量860吨,功率992千瓦(1350马力),航速节。1916年,建成拖船“利川”。
1917年,建成浅水炮舰(或称炮艇)“海凫”、“海鸥”。
从1918年开始,承造美国万吨级运输舰4艘;兴建大型船台4座,两侧设有起重机10架,造船能力与水平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
919~1921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建合拢厂、铸造厂、木模厂、打铁厂、打铜厂、铸造船铁工厂、库栈、办公厅等,扩建轮机厂、造船场,添置新型机器设备。第1船坞,经过两次扩建,其长度由99米增至166米,达到能修理排水量1万吨级船只的能力。
1925年,建成第2船坞,长153米,配以最新抽水设备。工人总数由3000人增至7000人。
南京政府接管江南造船所,随即进入民国全盛时期(1927~1937年)
1929年,海军部政务次长陈绍宽兼任所长,锐意整顿、扩充,使其成为中国海军最大的造船厂。1928~1930年,每年建造炮舰1艘。1931年,建成轻巡洋舰“逸仙”,排水量1550吨,功率2940千瓦(4000马力),航速节。同年,海军轮电工作所和海军制造飞机处归到江南造船所,制成水上侦察机“江凤”、“江鹤”;1932年,制成水上教练机“江鹢”、“江鹚”;1933年,又为“宁海”巡洋舰制造舰载水上飞机1架。在此期间,增建打铜厂,新建公用码头、方船各1座、大浮筒8座、小浮筒7座。1932年,兴建第3船坞,1936年再次扩建,坞长197米、宽米、深米,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船坞。1933年,江南造船所承造巡洋舰“平海”,排水量2600吨,功率5145千瓦(7000马力),航速达30节,装备有双联装140毫米主炮3座、80毫米高炮6门、609毫米鱼雷发射管4座,载水上飞机1架,于1937年建成。1927~1937年,江南造船所共造舰船230艘,包括巡洋舰2艘、炮舰4艘、炮艇10艘;改装舰艇14艘,包括飞机母舰2艘、测量舰2艘、巡防艇10艘。
分享一段孙中山当时关于海军的内容,特别有感触
孙中山认为国家的兴衰同海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说:“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564页)近代中国由于海防力量薄弱,在西方列强的海上侵略进攻下,被迫与之订立种.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不成为其国家。海洋不仅没有为中华民族造福,反而在列强侵略下带来深重灾难,对中国海权的丧失殆尽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悲痛呼号。主张从帝国主义手中夺回中国海权。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所谓太平洋问题,就是世界的海权问题。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中华国家命运的问题。太平洋之重心是中国。争太平洋之海权,就是争中国的门户权。谁掌握此门户,谁就掌握了这里的国土和宝藏。唤起国人必须尽力争取太平洋的海权,不能对此不知不问。提出“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租界和领事裁判权,恢复中国丧失之海权,将海洋与三民主义建国方略联系,视恢复海权为实行三民主义所必需。
建设强大海军 认为海军是掌握海权、控制海洋的主要军事工具。中国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会丧失海权、导致亡国。海军又是国家的“富强之基”。制海者即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即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即可制世界。而中国之海军,合全国军舰不过百只,兵船不如外国坚利,枪炮不如外国精锐,兵工厂不如外国设备齐完。中国海军和各险要口岸没有预备国防,外国军舰可随时冲入,破我海防,制我死命。中国海军落后状况亟待改变,将海军建设列入国防之重要位置,“兴船政以扩海军”,使中国海军与列强海军并驾齐驱,在世界成为海军“一等强国”。
原名「永丰」的「中山」号炮舰。
本舰因孙中山广州蒙难而改名,加上引发蒋介石清党的「中山舰事件」,本舰在近代历史上政治色彩浓厚。
而到沦陷和收复时期(1937~1949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南造船所损失严重。在建的舰船25艘被毁,两座船坞和栈房、打铜厂、打铁厂等受到严重损坏,木模、木制轮机模型等损失殆尽;部分机器设备搬迁至内地。日军侵占该造船所后,1938年1月,江南造船所由日本海军管理,改称“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场” 1945年,连续受到盟军飞机猛烈轰炸,沿江房舍、设备大部被毁,生产处于停顿状态。
江南造船厂又一次被日本打倒。
而抗战时期的海军为历史及地理的因素同时存在四只不同的海军,但实则非常虚弱:中央海军(闽系)、东北海军(青岛系)、广东海军(黄埔系)、电雷学校(军政部),彼此争斗不休,舰艇也经常在之间叛逃投奔不同主人。
但这也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接来下就是逆袭的开始。
在建国之后,时任上海市管制委员会主任的陈毅签署了上海军管会第一号命令,任命张元培为江南造船所军代表,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
即使是十年动乱时期,“江南”仍然生产一直没有中断。建造了几十艘多种类型的船舶,又开创了我国造船史上的许多“第一”。同时,江南造船厂还成功地建造了我国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远望2”号和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洋红10”号等,圆满地完成了周总理亲自圈定的“718”工程的“三型五船”的建造和部分设计任务。
改革开放后,江南造船厂勇攀科技高峰, 1980年5月18日,“远望”1号、2号和远洋通讯船“向阳红10号”远航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完成配合远程运载火箭的全程试验任务。
20世纪90年代,制造出“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并为此命名“祥瑞”号。“祥瑞”号投入航行4个多月,在大西洋、太平洋遇到极其恶劣的海况和11级强台风却安然无恙,在国际航运界赢得了声誉。
1997年春天,江南造船厂制造的112舰、113舰等组成了编队,出访美洲四国和东南亚三国,开创了舰队第一次成功地进行横渡太平洋的远航,在世界上引起强烈轰动。
江南造船厂开始为中国创造无数的第一,第一艘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护卫舰,第一艘航天测量船等等.
20XX年12月8日,一栋伟岸的建筑在长兴岛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就是江南研究院。这是江南造船以创新引领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旨在打造若干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制高点,从“跟跑”,到“领跑”。
而在今年,江南造船厂更是为中国的军事增添不少光彩。在今年的8月,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艘055型驱逐舰终于进行海试,该驱逐舰是我国所研制的新一代战舰,具有高度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具有隐形能力,可以携带112枚不同种类的导弹,攻击对象范围包含了海、陆、空三大方面强大的雷达系统和声呐系统。
俄媒甚至认为,江南造船厂这是为中国打造出足以在太平洋水域抗衡美军的先进舰艇。但江南造船厂做到的还不止这一点。近日极度牵动中国科考学家内心的“雪龙2”号极地破冰船也来自于江南造船厂,这艘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破冰船排水量有13990吨,航速有12节到15节,能够在冰厚米左右的环境连续破冰航行,双向破冰设计、360度无死角转动等优点让它足以征服大部分极地环境。而江南造船厂又完成了这一创举,让不少中国网友直呼,未来核动力破冰船终于有望了。
全球头号造船厂霸气四射:10艘神盾舰一起开工,003航母船坞浮现
目前中方已经有数个造船厂的规模进入了全球前十的行列,而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则是当仁不让的全球头号造船厂,近些年来,江南造船厂的表现除了用霸气四射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形容词来形容。
最佳有网友曝光了一张江南造船厂流出的最新照片,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照片中可以看到6艘052D和052DL型神盾舰、4艘055“万吨大驱”,以及2艘726型气垫登陆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装配和建造。更加令人激动的是,东北角的船台上,清晰可见疑似我国003型“电磁弹射”航母正在进行船体分段合拢。上述还仅仅只是江南造船厂的“一隅”,其他诸如075小平顶什么的,还没被算在内,中国造舰速度“世界第一”真不是夸张,仅江南造船厂一家,亚洲就没有任何其他军船厂能够匹敌。
相信未来在中方数个巨型造船厂的努力之下,海军的规模一定能够再上升一个台阶。
故事背景 第7篇
在人们眼中,钉钉是一款专注于工作沟通协同的软件,钉钉做硬件,像是“越界”。而在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眼中,没有“越界”这一说。“我们解决的是客户痛点,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只要是共创过程中客户所需要的,就是我们愿意提供的。”无招口中的“共创”是指产品的所有功能设计都来源于客户需求,而不是自己臆想。
“共创”是钉钉深入骨髓的特色,钉钉产品本身就诞生于和客户的一次共创之中。现在所有的钉钉员工都要定期进行“共创”,了解客户需求。
海君他们要做的M2产品钉钉智能前台,也是在同企业的共创之中酝酿出来。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工作条件复杂,不少从业人员的指纹被磨得很难识别,指纹考勤非常不准确;对于统计人员来说,考勤信息导出繁琐,要占据很多工作时间;市面上的产品,不是功能较差,就是价位很高。“定价合理,功能强大”的人脸识别考勤机就是客户所需要的。
另外一款产品C1钉钉智能通讯中心,同样来自于同企业的共创。产品经理毫大在多家企业观察中发现,内部无线网络信号差、网速慢、有死角,路由器设置复杂、出了问题也不知如何排查,是很多企业日常办公中非常头疼的问题,而且企业的硬件设备之间都是孤立的,缺乏一个统一的智能连接中枢。
了解到企业痛点,硬件研发经验并不丰富的钉钉团队马上开始行动。“两款产品同时开发,要尽快满足客户需求,开发周期不到同类产品的1/2。”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在了钉钉硬件团队负责人易统身上。
推荐访问:背景 故事 故事背景7篇 故事背景(推荐7篇) 故事背景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