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5篇

【篇一】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目录

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

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正文

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

——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 杨建庄

杨建庄 ,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

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
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
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

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
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1

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XX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XX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科教要以育人

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 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
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

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
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 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

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
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

《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
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杨建庄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

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
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

涓涓细流。相信杨建庄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

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男,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现任明光酒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是公司的技术核心。参与研制的明光特曲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是中国食品协会第六届、七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届、届“国家级白酒评委”;
是国家质监总局全国白酒工业产品许可证国家注册审查员,荣获首届中国白酒优秀科技专家;
获滁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获高级品酒师;
是“省

白酒评委”,“省酒业协会专家组成员”。

同志1981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白酒品尝、勾调等技术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成为明光酒业的技术权威。主持设计出产品配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见解独特,参加勾兑的明光系列白酒7个产品,连续三届获省名酒、省优质产品称号,其中明光特曲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修订,多次参加学术论证,发表独到见解,主编了科技论文“酒中奇葩”---明绿液,中国一种用绿豆酿制的白酒。从概况、技术状况、目的、优点、效益进行科学阐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种用绿豆酿制的白酒,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表彰的优秀科技专家。

为开发代表明光酒业形象,达到顾客满意的支柱新产品,他同科技人员一道探索研究,精心勾调了许多小样,最后经评审,确定了产品配方和小样。制定了网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消灭了无标生产,并经滁州市标准化组织备案。中秋之际又推出了两个创新品种,老明光鉴赏级、老明光vip。

“把好产品质量关,我感到宽慰,把不好这一关我感到脸红”,这就是同志为明光酒业競競业业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现在酒业技术总监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

推荐郝俊康同志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郝俊康,男,1982年5月出生,XX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邯郸人,硕士学位,XX年9月担任动画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郝俊康同志事业心强,工作责任感重,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全心投入。自XX年以来,他积极主动开展了如下一系列工作:

1、党建方面

他重视党建工作,努力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XX年11月组织开展了学院“创先争优”活动誓师大会,得到学校领导及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一致好评。

完善了一系列党建工作规章制度;
组织组织开展了学院党总支委员换届选举工作;
加强党支部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将学院教工党支部划分为两个支部,组织进行教工党支部书记换届改选工作。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学生党支部活动中去,无论是支部组织生活还是民主评议,总是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在与学生党员的交流中完善和提高学生支部的工作水平。

2、积极承担学院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

服从学院工作需要,工作分工不分家,主动承担和协调学院部分日常行政工作,使学院领导从大量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内涵发展等工作上。

3、党日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党日活动,XX年11月组织学院教工党支部参加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优秀主题党日活动,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

4、网站建设

自XX年10月起,利用三个月时间重新创建学院网站,大力发扬学院网站对外宣传、对外联络、方便师生、相互学习的作用,目前网站运行良好,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5、工会工作

作为学院工会主席,切实推进“教工之家”建设,不但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学校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而且他身先士卒参加了各项比赛活动,其中在教工篮球比赛中获得校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也激发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该同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校有关部门的支持、院党政班子的集体智慧以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凝结着郝俊康同志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情怀。同意推荐该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动画学院党总支

XX.4.28

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关于推荐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葛振东,男,现任理工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该同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顾大局,讲奉献,负责任,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一、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每半月举办一次大学生党员论坛,多次组织有关政治理论、安全稳定、学生工作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全年举办两期党校学习班,近两千人进行了培训。全年发展党员600余人。

二、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我院现有学生近一万两千人,分布在三个校区。保持学生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一年多来,我们及时处理了学生中的各种事件,如因精神疾病、住院、休学、学生违纪处理、搬迁校区等。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隐患。

三、下大力气搞好招生工作

XX年,是我院开始独立招生的第一年,从制定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新生录取、电话回访、发放录取通知书,克服了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整个招生录取工作,保证了新生近94%的报到率。同时推出入学教育前移的举措,理工学院前移入学教育活动被《光明日报》报道。

四、学生工作喜获新的突破

XX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1

三等奖一项;
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一项;
XX年“挑战杯”上海世博会专项国家三等奖两项;
首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三等奖一项;
河北省首届高校大学英语体验节我院选手囊括全部奖项;
我院袁胤隆同学获X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二等奖、辩论赛二等奖、XX年东北亚国际英文辩论赛十佳辩手称号。

中共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十六日

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左xx,男,现年56周岁。地质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32年,历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参加过近百个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担任过二十多个项目的勘测负责人,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撰写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出版专著一部,成果丰富,业绩卓著,是我院地质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一.山水作证,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他1981年7月毕业于xx省水利学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在学校他是个好学生,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一直活跃在校园内外。当老师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专业前景时,他做梦都想尽快到一线去工作。三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他被分配到队部位于邵阳市境内的我院第二地质勘测队。从那天开始,无论到哪里工作,他的理想和追求都与白山黑水紧紧联系在一起。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工作,而水利水电行业的地质工作更加突出,这项工作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服务,比如要建一个水电站,首先要解决选址问题。如果事前不把地质条件、存在的地质问题一一搞清楚,就无法为电站选址作出科学的决策。地质工作中,有一项基础工作是“跑地质点”,是地质调查的基础,是编制地质资料的关键。所有地质点都是靠地质队员一步一步跑出来,而这些地质点往往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地形原始,人难走,路难行,荆棘遍地,危险四伏。以城步白云水电站选择坝址为例,在零点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跑了3000多个地质点,几乎寸寸节节留下了地质人员的足迹。

他毕业后第一次出差就尝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这年七月,他按照队部的要求,去安化县境内的敷溪口坝址。这里是个大山沟,不通公路,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工地离长沙不到二百公里,却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才能抵达。等他们辗转到达目的地之后,被安排住进了工棚。这种工棚结构简单,黑油毛毡盖顶,竹篱笆立面糊上黄泥巴充作墙壁,稍微用手推一推,整体都能摇晃。这就是勘测队员的“家”。工棚设在资江边,背靠大山,四周是荒郊原野。夏天屋里与屋外一样热得像个蒸笼,白天无法休息,夜里要等到河风吹起才能慢慢入睡。冬天风从墙体缝隙中飕飕刮进来,雨雪从屋顶上趁机渗透进来,满屋子好像冰窖里摇风车——凉得透心刺骨。唯一的取暖方式是挖个地炉烧煤块,但随你怎么烤着,下半身热了上半身始终是凉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除了心是热的外,其余都是冰冷的。

物质生活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精神生活的匮乏,才是最大的考验。那个时候,业余文化生活是收听收音机。他有一台新华字典大小的收音机,大伙经常围在一起,听刘兰芳说评书,听苏小明唱歌,听马季讲相声,打发时光。偶尔对着江面练嗓门,吼号子;
围着江河岸边奔跑,用作释放压力。特别那年过春节,他和三个同事被安排留守工地,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母亲身处异乡过年。当深夜来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床上听到远方的农家开始燃放鞭炮时,他惶惶然,无法入眠。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地质工作者的辛劳注定相伴终生。

左xx一次次从野外工作中,在体验艰苦的同时,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他从未言过累,叫过苦。1985年至1989年他担任了城步县白云水电站的主要勘测负责人,前后4年时间,经历了自身成长、提高水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等人生的主要阶段。该项目是个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他初次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既要向老同志学习技术提高水平,又要负责工地的人员安排和生产调度,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他知难而进,从没退缩,白天带头攀悬崖爬峭壁搞地质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做分析研究,还要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在他的带领下,排除了许多艰难困苦,做成了优质工程。在深山老林测量时,遇到过一条两米来长的毒蛇从树干上直愣愣地掉下来,掉在他的斗笠上,再掉到他的脚跟前。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他从没考虑退缩。夏天,进山里勘测,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否则辣逼子、毛毛虫会毫不留情地伤害皮肤。往往这样一趟回来,身上没有半根干纱,皮肤长痱子甚至溃难也是常有之事。1986年5月,他在野外作业,突然山洪爆发,平常只有10余米宽的河道,洪水咆哮而来,树木、滚石横冲直撞,临时便桥瞬间被冲走,悬崖峭壁下无处藏身的地质队员只能冒险渡河,一个大浪打来,差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在野外,类似的考验几乎天天发生,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他来说,总是一笑而过,从容淡定,从没跟领导和家人说起。

1989年,他担负汝城县满天星水电站勘测负责人。这里远离城市,人迹罕至,是一片原始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从住地到规划发电厂房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可是真正到达目的地却要走两个小时以上。原因就是中间隔着一座高山,需要翻越。每次从山谷走向山峰的时候,要歇两次脚,饿了就借山上烧木炭的铁锅煮碗清水面充饥,或者到山上找些野果子吃,渴了就舀瓢山泉喝下。日复一日,经过7个月才圆满完成野外任务。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多次担负着重要任务。1996年10月,被第一次派遣出国到缅甸昆河水电站担任勘测技术副总负责人,这是一个行政与技术兼顾的职务,在技术上主要负责枢纽区地质平面调查工作,在行政上负责财务后勤保障。

工地位于该国的昆河中游。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荆棘丛生,出入没有道路,周边荒无人烟。同来的15人经过简短的修整后火速投入工作。该工程没有前人留下的资料,工作的起点很低,基本的地质调查没有任何基础,只能凭自己的水平和智慧开展工作。从工作的角度讲,左xx和同事们一道做得十分出色,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克服了毒蛇、野象、蚂蟥袭击的种种危险,凭着细致的工作和高超的水平,制作了全新的地质图,摸清了枢纽上下游十多公里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克服了酷暑和疟嫉的威胁,正当他们集中精力忘我工作的时候,一位职工突发高烧至41℃,并且打摆子。大伙都以为患了感冒,可是经过吃药后,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致使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这一下可把大伙弄“懵”了。左xx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不但要把工程完成好,而且要保证人员安全,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出来,更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回去。看着躺在床上痛苦无力的同事,大伙焦急如焚。老实讲,这样的情况谁也没见过。虽然长年在外,经历的考验多,但这是头一遭遇到的打击,随即,项目部果断派出随队翻译,火速与当地的医院联络,方才知道同事患的是疟疾,是当地的一种地方病,一般由蚊虫叮咬所至,重症患者两三天可导致死亡。如果当时不及时救治,很可能酿成生命的悲剧。这是一次重创。同来的另15位同事,一共有10位先后得了这种病。剩余的5位同事,一方面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另一方面要完成工作任务,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可见他们的劳动强度加大了多少倍,他们克服困难,一人顶几人用,顽强拼命,硬是把这一艰巨任务完成了。如今边境线上多了一座电站,更多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有句俗话:“有女莫嫁地质郎”。其实说的就是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和左xx一起分来的同事,年纪都比较大,因为他们高考前大都有在农村或岗位锻炼多年的经历,到单位后都面临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城里的姑娘只要听说是野外工作,就摇脑壳,挂出免谈牌,因此“谈恋爱”成了他们莫大的奢望。因为这个问题,数年后,队里有些同事相继调走,或改行,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左xx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他在报到的欢迎会上说过自己至少要干二十年专业,他始终遵守自己的承诺,踏踏实实工作在第一线,他相信有奋斗就会有回报、有收获。

在白云水电站工作期间,新婚后3天就去了工地。

1986年9月,妻子早产难产,住进了医院,需剖腹产竟找不到签字的人。由于当年通讯条件差,他在数百公里外的大山里无从晓得,直到三天后接到岳父的电报才将信将疑知道孩子降生。他连夜安排好工作,次日清早赶往长沙,夜晚从火车站下车后一路狂奔,挤在医院关门前几分钟到达产房,前后用了15个小时。当他见到身体虚弱、躺在床上的妻子时,妻子没有说话,只有怨气化作的无声的泪水,而他自己他只能忍受着苦涩的泪水和汗水,强作欢颜给妻子以安慰。事后得知,手术是岳父从上海乘飞机赶回长沙到医院签字才实施的,住院数天,全靠从老家赶来的七十多岁的母亲做饭送饭,母亲不识字,不懂长沙语言,经常坐错车,走错路,个中滋味,有谁能知?这一幕幕往事,也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憾事。

左xx所走过的地方艰苦程度无法描述,但他不在乎。他想到的是怎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经过艰苦实践磨炼,他由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1997年提拔为专业主任工程师兼地质大队队长,但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先后担任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等大型工程的勘测负责人,环洞庭湖21个城市、洞庭湖区数千公里堤防上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都有他奔忙在湖区的身影。

XX年正值南方冰灾,已年过半百的他亲自担任了湖北青龙水电站前期勘察负责人,该项目地处鄂西地区的深山峡谷中,周边是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岭,没有道路,每天需要淌水渡河,需要攀爬悬崖峭壁,平时很少出山,长达一个多月的冰灾期,满山遍野的冰雪,使人往而生畏,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困在深山农民家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难,每天只能以土豆和玉米做主食,至今提起吃土豆,就有想吐的感觉。

新疆塔日勒嘎、夏特、八村三个水电站位于祖国最西边陲,号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那里处于帕米尔高原,天山与昆仑山在此交汇,地震频发,风沙肆虐,方圆百里,无人居住。他和同志们一道,住羊圈,睡帐篷,在野外吃风沙伴饭,喝简易过滤的河水,一年呆在工地超过7个月,他作为老同志,默默工作,一样爬山,一样涉水,无怨无悔,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榜样。

朝迎曙日升,暮送夕阳下。他由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奔“六”之人,但他的信念没有变,他的野外情节没有变。三十多年来,他走遍了三湘四水,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所走的路程可以绕地球打两个圈,每年野外工作超过200天,他写过的各种技术文字报告超过30万字,画过的技术图纸达XX余张。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二.成果作证,他为水利科技进步奋斗一辈子

工程地质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曾出不穷,左xx同志学历不高,他深深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才有立足之本。因此,他在工作的同时,把学习知识、钻研技术、解决难题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数十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注重实践,解决难题

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工程中遇到实际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凭着刻苦的钻研精神,解决了许多实际的工程难题。

提出红层溶蚀风化新概念,解决复杂地基选址问题。XX年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勘察总负责人,该工程位于湘江干流,属大型航电枢纽工程。闸坝河段存在8个红层溶蚀风化深槽,对坝线及其他建筑物选择产生极大影响,交通部多次组织专家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讨。红层溶蚀风化深槽的形成机制、破坏形式、分布范围、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处理方案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勘察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做工作,最终选择了一条唯一优秀的闸坝线,提出了地基综合处理措施,处理方案十分经济、合理、安全。

制定了城市防洪勘察的技术标准,为国内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样本。1999年担任xx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总负责人。21个城市包括长沙、岳阳、常德、益阳四个地级市和环洞庭湖17个县城(市),工程区分布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总投资20多亿元,是一个特大型国家重点项目。xx是最早启动城市防洪工程的省份,地质勘察没有经验可循,工作难度很大,防洪标准差别大,建筑物的级别和标准相差悬殊,勘察精度要求也不一样,建筑物种类繁多,勘察技术要求不同,分布地域广,有的城市分布在洞庭湖腹地,有的分布在洞庭湖边缘,地质条件多种多样,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资料成果要求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没有经验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提出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在勘探过程中,解决了砂卵砾石的钻探取样问题。当时制定的城市防洪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则和方法,开创了国内先河,得到水利部专家的认可和称赞,为全国的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范例。

解决了洞庭湖区松散层取样的工艺难题。洞庭湖区存在大量的淤泥质土和粉细砂,是湖区堤防破坏的元凶,过去对这些砂土的取样几乎是束手无策,在担任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勘测总负责人时,第一次全面采用旋转钻进、泥浆护壁、水压退芯等新技术,成功解决粉细砂及砂卵砾石取样和试验等勘探难题,松散的粉细砂和砂卵砾石可以取出完整的原始样品,地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样品准确判断地层结构情况,湖区的勘探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为洞庭湖二期治理勘察探索了成功经验。

帮助解决复杂地基地质参数选择和地基处理的技术难题。担负主要技术负责的新邵筱溪水电站位于资水冷水江上游,坝高40米,库容1亿余立方米,属大ⅱ型水利水电工程。河床存在宽度达70余米的顺河向大断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坝基几乎是坐落在一堆乱石头上,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做地质勘察工作,是xx最早做地质勘察的水利水电工程,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查清地质情况,工程一直没敢上马。XX年至XX年我院先后完成了可研和初步设计地勘,他和项目组的同志采用地质力学和区域构造分析理论,成功解决了区域断层分布问题,确定了最终选择坝线。闸坝段存在的顺河向大断层,在已建工程任何一个坝址都是少见的,要在破碎的岩石上建几十米高的闸坝,在我院历史上是第一次碰到,如何选取设计参数,如何对破碎岩石进行加固,是摆在全体勘察设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反复研究,由他为主提出了打破常规、根据不同岩体的分布面积加权确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在极其复杂地质条件下选择地质参数的问题。在地基加固处理施工中,经过计算和总结提出了以岩石声波值3000m/s作为岩体加固验收的重要标准,得到国内知名专家工程院院士谭靖夷、水利厅原总工金德镰等人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他和技术人员在工地摸爬滚打,经常通宵达旦守在施工现场,打破常规,大胆探索,采用高压浓浆、单一比级、超深灌段的特殊灌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特别破碎岩层的加固探索了新的途径,目前工程运行多年,情况良好。

解决了深厚覆盖层钻探工艺问题。新疆塔日勒嘎水电站位于昆仑山麓,坝址区存在着大量粒径不一、杂乱无章的深厚砂砾石层,最大深度达110米。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勘探工作难度极大,加之位于8度地震区,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在现场工作中,查资料,搞实验,吃在工地,住在现场,夜以继日,和工人们一道摸索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勘探试验方案,硬是将100多米深的砂砾石层完整取出,成功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准确取得现场岩土参数,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开创了我院进行深厚砂砾石层钻探的历史。以本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不同成因深厚覆盖层钻探技术探讨》在《xx水利水电》XX年第2期公开发表。

(二)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他所担负的工程取得了好成绩,科研成果也很多,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型工程技术人员。

汝城满天星水电站、株洲航电枢纽、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满天星水电站是我院设计的第一座超薄拱坝,在国内是相当先进的坝型,对勘察技术要求相当高。勘探条件又十分复杂艰苦,他带领技术人员踏遍了项目区所有角落,精益求精,解决了左岸高边坡处理问题,成功探索了不同风化层的利用问题,开创了利用风化岩石作拱坝基的先例。项目获xx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株洲市上游24公里的湘江干流,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大型交通航电枢纽,总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重点项目。XX年开工,XX年建成。项目区存在从没有遇到过得地质难题,河床存在大量的红砂岩溶蚀风化深槽,教科书上没有记载,规范上没有规定,文献上没有记录,遇到这样棘手的地质问题,他夜不能寐,思索寻找解决办法,积极采用多种勘探手段,利用多种先进勘探技术,最终查明了深槽的分布范围、规模、深度、深槽内风化松散物的性状,为选择建筑物位置、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在地基处理中,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采取了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措施,缩短工期4个月,地基处理比概算节约资金1025万元。该项目获得xx省XX年度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XX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汉江上一个大型项目,比株洲航电枢纽规模更大,地质更复杂,有株航存在的问题,还有比它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有了株航的经验作借鉴,解决问题有了许多明晰的思路和办法,但他丝毫没有放松,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当做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施工时浅部岩溶管道漏水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施工,通过在现场仔细观察,寻找岩溶管道,摸清了漏水规律,终于对症下药,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该项目获得XX年度xx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做好工程项目本身的同时,还进行了许多项目攻关,取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他带领科研小组,从XX年开始研制“swy-1数字式钻孔水位测量仪”,钻孔水位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水位测量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压水试验测量内管水位很困难。本发明采用电流感应信号放大方式,使用直径小灵敏度高的探头,自动计数,自动报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该仪器经过五年的研制和改进于XX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也是我院历史上第二个发明专利,填补了水利行业勘探仪器空白。目前在我院、xx省工程勘察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1999年开始,他带领团队,从简单的地质符号开始,用了数年时间,研制成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系统》软件,二十多年来,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使该系统成为水利水电行业中内容最完善、技术最实用、使用最方便的工程地质大型处理软件,它由数据收集储存处理、cad地质绘图、数据统计分析三大系统组成,在我院及其他有关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仅我院一家就节约购买软件资金100余万元,为数百个工程建立了数据库、处理了大量图文资料,其经济效益十分巨大。该项成果于XX年3月取得了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XX年获得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xx省优秀软件二等奖。

《红层溶蚀风化研究及其在株洲航电枢纽基础处理中的应用》是他主持完成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历时三年,以株洲航电枢纽坝址出现的溶蚀风化深槽为契机,以中国及xx省广泛分布的红层岩石为背景,以红层岩溶问题为基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研究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溶蚀风化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规律性,提出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新概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红砂岩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结合株洲航电枢纽实际,研究了溶蚀风化物质的工程特性,研究不同类型的工程处理措施,为本项目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案,获得缩短工期四个月、减少投资1000万余元的可观经济效益。课题获XX年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主要人员,积极参与《铜湾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治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该课题以沅江铜湾水电站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右岸存在一个高度达200m的滑坡,左岸船闸开挖边坡高度约150m,边坡稳定问题是该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目前工程运行良好。本边坡处理的特点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限的措施保证边坡稳定,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课题获XX年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 勤于总结,笔耕不断

XX年至XX年参加了国家技术规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XX)的编写工作。作为编写组的主要成员(排名第二),独立完成第6章《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参与编写第7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由于是第一次做此项工作,感到肩上担子很重,赴福建、浙江、山东、东北等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常在火车上坐上几天几晚,回来后又查找大量的资料,不知疲倦地工作,成果得到了专家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人是要留下点纪念的,工作一辈子,应把自己的经验当做财富留给后人,左xx同志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不断总结,勤于笔耕,写下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他将自己所发表和没发表的论文,归纳成册,于XX年10月出版专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若干经验》。全书21万余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我院科技领域的重要财富,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方面不可多得的好书。

有多篇论文在各种刊物公开发表,其中在国家级期刊《人民珠江》XX年第5期发表的论文《株洲航电枢纽红层溶蚀风化土固结灌浆试验研究》,深刻阐述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和发生变化趋势,对地基固结灌浆加固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论文获XX年度xx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 无私奉献,传帮后人

左xx同志把帮助年轻人当做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他对年轻人和蔼可亲,从不保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主动将勘察处第一个研究生张拥军同志收为徒弟,在担任师傅的多年时间里,做到了修身立德,严格要求,全方位培养年轻人。

首先是修身为本,教徒弟学会做人。刚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没有生活的历练,没有社会经验,左xx同志注重从育人入手,以身作则,教做人的道理和品行,教育徒弟干一行爱一行,从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谦逊、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灌输到日常工作中。

二是严格要求,教会徒弟做事。要求徒弟认真学习业务,学习基础理论,学习规程规范,学习实践经验,根据地质工作的特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勤看、勤跑、勤记、勤问、勤思考。要求深入实际,注重细节,对技术问题不弄懂不放过,不解决不败休。

三是关心细节,教徒弟学会生活。徒弟刚来单位,举目无亲、生活单调,他把徒弟当做自(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己的孩子,把徒弟请到自己家里过节假日,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结婚、买房等大小事情都帮助张罗。

徒弟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快,人品好,成绩突出,XX年被评为水利厅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XX年提为地质大队副大队长,XX年破格提拔为勘察处处长助理。

左xx同志为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XX年喜获“xx省高技术人才培养名师奖”。

三. 爱心做证,他为工作和社会奉献一辈子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有了对工作的爱,对事业的爱,对社会和家庭的爱,他必然浑身充满力量,必然事业有成,工作和生活多姿多彩。左xx同志就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充满了爱心的人,他爱工作,爱事业,爱家人,爱同事,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楷模。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专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从没动摇过。

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吃住没有规律,慢性结肠炎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病”。新世纪初,随着洞庭湖治理大量前期工作的开展,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担子重了,没日没夜在湖区奔波,生活也没有规律,他的病情也日趋严重,XX年上半年,发展到每天要数次拉肚子,每次都是鲜血直流,其实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他爱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恰逢我院有数位搞地质的老同志都有同样的症状,并相继确诊为肠癌,可想而知,那时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多大。但为了洞庭湖的工作,他也没在意,在家人的万般催促下,才借我院统一体检的机会到湘雅附二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论是结肠糜烂,医院要求请假休息,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但他深知,洞庭湖前期勘察时间紧,难度大,作为技术负责人是不能离开现场的。体检结束,他没住一天院,没打一次吊针,开了一些最普通的消炎药随身带着,也带着妻子和岳父母的牵挂,又出发去了工地,风里来,雨里去,足迹踏遍洞庭湖重点垸和蓄洪垸四千多公里堤防,大大小小一千多座建筑物,也许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也许是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支撑,他的病情没有恶化,也没有发生病变,还在逐步好转。如今,谈起洞庭湖的地质情况,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常说,以前洞庭湖没有系统的勘察,为了做好洞庭湖的的工作,为洞庭湖治理提供完整有力的地质资料,作为新一代地质勘察人,牺牲点个人利益也是值得的。

为了干好一件事,他可以孜孜不倦,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

“九八”洪水后,随着洞庭湖和长江堤防治理大规模开始,水利工程勘察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大规模使用计算机成为当时的紧迫的任务,地质勘察软件的缺乏成为制约计算机使用和发展的瓶颈。为了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拥有自己的软件成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从那时起,他带领团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地质软件开发研究。当时,计算机并没有普及,在学校,只学过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语言,对计算机本身也不了解,平时还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要开发一个系统软件,其困难可想而知,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他和团队的同事,说干就干,自费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钻研,其中碰到过许许多多难题,有些专业问题简直是读天书,不懂就请老师,虚心请教,开发工作从最基础的地质符号和图案线条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当时地质队的计算机数量很少,要几人共一台,白天甚至夜晚要做工程设计,搞软件开发只能利用节假日和夜晚等业余时间,最初几年,他们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计算机旁度过的,一年加班上1000个小时,夜深人静时,是他们的最佳工作时间,办公室里经常是通宵达旦,毫不夸张,有时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看过的书本和查过的资料,堆满几个书柜,他们写过的稿子超过一人高,自费投入经费上万元,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果,他也由一头青丝熬成了白发。

XX年,为了迎接全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长沙召开,我院决定主编出版《xx水利水电勘察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为大会献礼,本书决定收录我院工程勘测各专业所写的代表性论文,要反映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我省在全国同行业的水平。院里确定左xx同志为主编,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额外的报酬,也有许多是看不见的工作,搞得不好还要得罪人。但左xx同志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任务,夜以继日投入工作。由于文章时间跨度达40余年,内容涉及到五六个专业,作者水平高低不一,技术在飞速进步,文章编辑难度很大,很多内容需要校正,有些文章要作修改,好多插图不清楚需要重新整理,作为主编,他必须逐字逐句阅读,必须一丝不苟,要与作者沟通,包括文章的收集和排序这样细节的问题都必须慎重考虑,不能出任何差错。书本样稿出来后,全书59万余字,出版社要求我院自己校稿,这个任务又责无旁贷落到了他的头上。校稿可是个苦差事,没有校过稿的人不知道个中艰苦,不但要校错别字,而且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段落的排序空格,每一个计算公式的格式和写法都必须统一。付印前,为了赶上会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没人要求他,但为了保证质量,他日夜加班,一丝不苟,一字一句通读了三遍,眼睛肿了,流泪变模糊了,最后不得不借助放大镜工作,最终他的视力也由1.4骤降到了0.7,致今也没有恢复。但他没有怨言,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那是XX年春天,在去巴基斯坦考察的当天上午,意外摔伤了手臂,他强忍着疼痛,将红肿的手臂挂到自己随身的小背包上,一路风尘去了巴基斯坦,夜晚是靠同事的帮助才勉强脱掉外套。在考察的十多天里,每天起早贪黑,跑遍了七、八个项目,行程3000多公里,写下了5000多字的考察记录,拍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外国人不得不佩服这个中国工程师的吃苦、执着和认真。回到长沙,去长沙市中医院检查,医生都感到吃惊,原来是手臂关节骨裂。由于没有及时处理,至今落下了后遗症,一到天气变化就会疼痛。也只有这时才忆起当年的情境,平时也就泰然处之了。[ 课件 ]这就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的情怀。

左xx同志不但担负大量的实际工作,同时担负大量的社会兼职,他担任着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xx省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面负责专委会的工作,被聘为水利厅科技委员会成员。他觉得,作为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工作,为社会作贡献,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尽管学会工作是劳累的,也没有任何报酬,为了日常开销,甚至需要求爷爷拜奶奶搞活动经费,但他总是不知疲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他担任专委会负责人的多年时间里,按时组织召开全省学术年会,经常向上级学会推荐论文,提出建议,也为会员单位解决技术困难。他领导的勘测专委会,在省水利学会是活动开展得最多最好的,XX年被省学会评为先进集体,他自己也被评为第八届水利学会先进个人。

左xx同志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他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省政府二等功,XX年荣获xx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除了热爱工作,还爱身边所有的职工和同事,是有名的热心肠。许多职工都说左xx有爱心,是个好人。能有这样的评价十分不易,他的付出真心实意,不计得失。

多年前,同事老彭身患癌症,在省肿瘤医院突然大出血,当晚深夜,左xx和妻子赶到医院,为他又是护理,又是联系转院抢救,在湘雅医院治疗期间,总是隔三差五去探望护理,经常通晚留在病房里陪护,和老彭说些话,回忆些开心的事,为其缓解痛苦。老彭知道自己不行了,弥留之际,劝左xx回家休息,而左xx毅然留下。临终时,老彭眼角上流出了最后一粒热泪。同事情,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有一年,一位同事,大年三十深夜在单身宿舍突发胃出血,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左xx得知消息,二话没说,把他送往湘雅附二医院抢救,为他端屎端尿,递水擦身,直忙到正月初一大白天才回到家里和妻儿团圆。

十年前,地质大队有位年轻职工因意外身亡,由于是独子,留下了年迈体弱的父母无人照顾,特别是家里的住房年久失修,风雨飘摇,作为同事,左xx年年捐钱捐物去看望,并倡议身边的同事捐款为他们修建新房。在他的努力下,XX年筹款六万余元建起了新家,这对老人在春节前顺利搬进了新房,搬家那天,左xx带领自己的妻子和部分同事去祝贺,老人相当感动,在当地传为佳话。

左xx在农村长大,乡下还有兄弟姊妹,亲朋戚友多。农村的人总避免不了要来城里读书办事看病等,左xx知道这是小事中的难事,从不漠视,反而热情接待,遇着要看病的,就带他们去看病,甚至提前去到医院为他们排队挂号。遇到来城里办事没有地方住时,就挤在自己的小屋里,里亲外戚,同甘共苦,让他们来得安然,去得泰然。农村里谁家有个三长两短,左xx还总是设法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资助。“人吃良心树吃根”、救难救急这是他的母亲一直告诫他做人的准则。

在他的倡导下,他们家乡在长沙工作的部分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助学爱心基金会,他担任会长,每年为家乡资助20来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业,此事在他的家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了表彰他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在建党九十一周年时,被评为荷叶镇十佳道德模范。多年来,他为社会各种捐献超过了十多万元,但他总是朴实地说,人应该做点好事,积点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帮助别人理所应该。

多少年来,左xx悟出一个道理,爱心力量无穷,有了一颗博爱仁慈的心,生活才有乐趣,工作才有力量,他一直在努力践行自己的言行。

左xx同志为野外工作奔忙一辈子,为水利科技事业追求一辈子,为工作和爱心奉献一辈子。他在不断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年纪大了,还将和同事们一道出发,到新的工地去奔忙。水利水电的勘察事业里,水利建设的山水之间,永远有一颗火热真诚的心!

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简要事迹

优秀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二】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左xx,男,现年56周岁。地质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32年,历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参加过近百个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担任过二十多个项目的勘测负责人,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撰写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出版专著一部,成果丰富,业绩卓著,是我院地质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一、山水作证,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他1981年7月毕业于xx省水利学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在学校他是个好学生,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一直活跃在校园内外。当老师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专业前景时,他做梦都想尽快到一线去工作。三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他被分配到队部位于邵阳市境内的我院第二地质勘测队。从那天开始,无论到哪里工作,他的理想和追求都与白山黑水紧紧联系在一起。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工作,而水利水电行业的地质工作更加突出,这项工作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服务,比如要建一个水电站,首先要解决选址问题。如果事前不把地质条件、存在的地质问题一一搞清楚,就无法为电站选址作出科学的决策。地质工作中,有一项基础工作是“跑地质点”,是地质调查的基础,是编制地质资料的关键。所有地质点都是靠地质队员一步一步跑出来,而这些地质点往往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地形原始,人难走,路难行,荆棘遍地,危险四伏。以城步白云水电站选择坝址为例,在零点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跑了3000多个地质点,几乎寸寸节节留下了地质人员的足迹。
  他毕业后第一次出差就尝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这年七月,他按照队部的要求,去安化县境内的敷溪口坝址。这里是个大山沟,不通公路,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工地离长沙不到二百公里,却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才能抵达。等他们辗转到达目的地之后,被安排住进了工棚。这种工棚结构简单,黑油毛毡盖顶,竹篱笆立面糊上黄泥巴充作墙壁,稍微用手推一推,整体都能摇晃。这就是勘测队员的“家”。工棚设在资江边,背靠大山,四周是荒郊原野。夏天屋里与屋外一样热得像个蒸笼,白天无法休息,夜里要等到河风吹起才能慢慢入睡。冬天风从墙体缝隙中飕飕刮进来,雨雪从屋顶上趁机渗透进来,满屋子好像冰窖里摇风车——凉得透心刺骨。唯一的取暖方式是挖个地炉烧煤块,但随你怎么烤着,下半身热了上半身始终是凉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除了心是热的外,其余都是冰冷的。
  物质生活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精神生活的匮乏,才是最大的考验。那个时候,业余文化生活是收听收音机。他有一台新华字典大小的收音机,大伙经常围在一起,听刘兰芳说评书,听苏小明唱歌,听马季讲相声,打发时光。偶尔对着江面练嗓门,吼号子;
围着江河岸边奔跑,用作释放压力。特别那年过春节,他和三个同事被安排留守工地,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母亲身处异乡过年。当深夜来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床上听到远方的农家开始燃放鞭炮时,他惶惶然,无法入眠。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地质工作者的辛劳注定相伴终生。
  左xx一次次从野外工作中,在体验艰苦的同时,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他从未言过累,叫过苦。1985年至1989年他担任了城步县白云水电站的主要勘测负责人,前后4年时间,经历了自身成长、提高水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等人生的主要阶段。该项目是个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他初次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既要向老同志学习技术提高水平,又要负责工地的人员安排和生产调度,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他知难而进,从没退缩,白天带头攀悬崖爬峭壁搞地质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做分析研究,还要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在他的带领下,排除了许多艰难困苦,做成了优质工程。在深山老林测量时,遇到过一条两米来长的毒蛇从树干上直愣愣地掉下来,掉在他的斗笠上,再掉到他的脚跟前。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他从没考虑退缩。夏天,进山里勘测,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否则辣逼子、毛毛虫会毫不留情地伤害皮肤。往往这样一趟回来,身上没有半根干纱,皮肤长痱子甚至溃难也是常有之事。1986年5月,他在野外作业,突然山洪爆发,平常只有10余米宽的河道,洪水咆哮而来,树木、滚石横冲直撞,临时便桥瞬间被冲走,悬崖峭壁下无处藏身的地质队员只能冒险渡河,一个大浪打来,差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在野外,类似的考验几乎天天发生,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他来说,总是一笑而过,从容淡定,从没跟领导和家人说起。
  1989年,他担负汝城县满天星水电站勘测负责人。这里远离城市,人迹罕至,是一片原始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从住地到规划发电厂房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可是真正到达目的地却要走两个小时以上。原因就是中间隔着一座高山,需要翻越。每次从山谷走向山峰的时候,要歇两次脚,饿了就借山上烧木炭的铁锅煮碗清水面充饥,或者到山上找些野果子吃,渴了就舀瓢山泉喝下。日复一日,经过7个月才圆满完成野外任务。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多次担负着重要任务。1996年10月,被第一次派遣出国到缅甸昆河水电站担任勘测技术副总负责人,这是一个行政与技术兼顾的职务,在技术上主要负责枢纽区地质平面调查工作,在行政上负责财务后勤保障。
  工地位于该国的昆河中游。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荆棘丛生,出入没有道路,周边荒无人烟。同来的15人经过简短的修整后火速投入工作。该工程没有前人留下的资料,工作的起点很低,基本的地质调查没有任何基础,只能凭自己的水平和智慧开展工作。从工作的角度讲,左xx和同事们一道做得十分出色,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克服了毒蛇、野象、蚂蟥袭击的种种危险,凭着细致的工作和高超的水平,制作了全新的地质图,摸清了枢纽上下游十多公里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克服了酷暑和疟嫉的威胁,正当他们集中精力忘我工作的时候,一位职工突发高烧至41℃,并且打摆子。大伙都以为患了感冒,可是经过吃药后,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致使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这一下可把大伙弄“懵”了。左xx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不但要把工程完成好,而且要保证人员安全,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出来,更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回去。看着躺在床上痛苦无力的同事,大伙焦急如焚。老实讲,这样的情况谁也没见过。虽然长年在外,经历的考验多,但这是头一遭遇到的打击,随即,项目部果断派出随队翻译,火速与当地的医院联络,方才知道同事患的是疟疾,是当地的一种地方病,一般由蚊虫叮咬所至,重症患者两三天可导致死亡。如果当时不及时救治,很可能酿成生命的悲剧。这是一次重创。同来的另15位同事,一共有10位先后得了这种病。剩余的5位同事,一方面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另一方面要完成工作任务,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可见他们的劳动强度加大了多少倍,他们克服困难,一人顶几人用,顽强拼命,硬是把这一艰巨任务完成了。如今边境线上多了一座电站,更多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有句俗话:“有女莫嫁地质郎”。其实说的就是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和左xx一起分来的同事,年纪都比较大,因为他们高考前大都有在农村或岗位锻炼多年的经历,到单位后都面临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城里的姑娘只要听说是野外工作,就摇脑壳,挂出免谈牌,因此“谈恋爱”成了他们莫大的奢望。因为这个问题,数年后,队里有些同事相继调走,或改行,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左xx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他在报到的欢迎会上说过自己至少要干二十年专业,他始终遵守自己的承诺,踏踏实实工作在第一线,他相信有奋斗就会有回报、有收获。
  在白云水电站工作期间,新婚后3天就去了工地。
  1986年9月,妻子早产难产,住进了医院,需剖腹产竟找不到签字的人。由于当年通讯条件差,他在数百公里外的大山里无从晓得,直到三天后接到岳父的电报才将信将疑知道孩子降生。他连夜安排好工作,次日清早赶往长沙,夜晚从火车站下车后一路狂奔,挤在医院关门前几分钟到达产房,前后用了15个小时。当他见到身体虚弱、躺在床上的妻子时,妻子没有说话,只有怨气化作的无声的泪水,而他自己他只能忍受着苦涩的泪水和汗水,强作欢颜给妻子以安慰。事后得知,手术是岳父从上海乘飞机赶回长沙到医院签字才实施的,住院数天,全靠从老家赶来的七十多岁的母亲做饭送饭,母亲不识字,不懂长沙语言,经常坐错车,走错路,个中滋味,有谁能知?这一幕幕往事,也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憾事。
  左xx所走过的地方艰苦程度无法描述,但他不在乎。他想到的是怎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经过艰苦实践磨炼,他由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1997年提拔为专业主任工程师兼地质大队队长,但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先后担任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等大型工程的勘测负责人,环洞庭湖21个城市、洞庭湖区数千公里堤防上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都有他奔忙在湖区的身影。
  20XX年正值南方冰灾,已年过半百的他亲自担任了湖北青龙水电站前期勘察负责人,该项目地处鄂西地区的深山峡谷中,周边是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岭,没有道路,每天需要淌水渡河,需要攀爬悬崖峭壁,平时很少出山,长达一个多月的冰灾期,满山遍野的冰雪,使人往而生畏,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困在深山农民家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难,每天只能以土豆和玉米做主食,至今提起吃土豆,就有想吐的感觉。
  新疆塔日勒嘎、夏特、八村三个水电站位于祖国最西边陲,号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那里处于帕米尔高原,天山与昆仑山在此交汇,地震频发,风沙肆虐,方圆百里,无人居住。他和同志们一道,住羊圈,睡帐篷,在野外吃风沙伴饭,喝简易过滤的河水,一年呆在工地超过7个月,他作为老同志,默默工作,一样爬山,一样涉水,无怨无悔,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榜样。
  朝迎曙日升,暮送夕阳下。他由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奔“六”之人,但他的信念没有变,他的野外情节没有变。三十多年来,他走遍了三湘四水,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所走的路程可以绕地球打两个圈,每年野外工作超过200天,他写过的各种技术文字报告超过30万字,画过的技术图纸达2000余张。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二、成果作证,他为水利科技进步奋斗一辈子
  工程地质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曾出不穷,左xx同志学历不高,他深深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才有立足之本。因此,他在工作的同时,把学习知识、钻研技术、解决难题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数十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注重实践,解决难题
  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工程中遇到实际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凭着刻苦的钻研精神,解决了许多实际的工程难题。
  提出红层溶蚀风化新概念,解决复杂地基选址问题。20XX年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勘察总负责人,该工程位于湘江干流,属大型航电枢纽工程。闸坝河段存在8个红层溶蚀风化深槽,对坝线及其他建筑物选择产生极大影响,交通部多次组织专家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讨。红层溶蚀风化深槽的形成机制、破坏形式、分布范围、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处理方案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勘察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做工作,最终选择了一条唯一优秀的闸坝线,提出了地基综合处理措施,处理方案十分经济、合理、安全。
  制定了城市防洪勘察的技术标准,为国内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样本。1999年担任xx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总负责人。21个城市包括长沙、岳阳、常德、益阳四个地级市和环洞庭湖17个县城(市),工程区分布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总投资20多亿元,是一个特大型国家重点项目。xx是最早启动城市防洪工程的省份,地质勘察没有经验可循,工作难度很大,防洪标准差别大,建筑物的级别和标准相差悬殊,勘察精度要求也不一样,建筑物种类繁多,勘察技术要求不同,分布地域广,有的城市分布在洞庭湖腹地,有的分布在洞庭湖边缘,地质条件多种多样,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资料成果要求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没有经验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提出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在勘探过程中,解决了砂卵砾石的钻探取样问题。当时制定的城市防洪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则和方法,开创了国内先河,得到水利部专家的认可和称赞,为全国的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范例。
  解决了洞庭湖区松散层取样的工艺难题。洞庭湖区存在大量的淤泥质土和粉细砂,是湖区堤防破坏的元凶,过去对这些砂土的取样几乎是束手无策,在担任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勘测总负责人时,第一次全面采用旋转钻进、泥浆护壁、水压退芯等新技术,成功解决粉细砂及砂卵砾石取样和试验等勘探难题,松散的粉细砂和砂卵砾石可以取出完整的原始样品,地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样品准确判断地层结构情况,湖区的勘探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为洞庭湖二期治理勘察探索了成功经验。
  帮助解决复杂地基地质参数选择和地基处理的技术难题。担负主要技术负责的新邵筱溪水电站位于资水冷水江上游,坝高40米,库容1亿余立方米,属大Ⅱ型水利水电工程。河床存在宽度达70余米的顺河向大断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坝基几乎是坐落在一堆乱石头上,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做地质勘察工作,是xx最早做地质勘察的水利水电工程,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查清地质情况,工程一直没敢上马。20XX年至20XX年我院先后完成了可研和初步设计地勘,他和项目组的同志采用地质力学和区域构造分析理论,成功解决了区域断层分布问题,确定了最终选择坝线。闸坝段存在的顺河向大断层,在已建工程任何一个坝址都是少见的,要在破碎的岩石上建几十米高的闸坝,在我院历史上是第一次碰到,如何选取设计参数,如何对破碎岩石进行加固,是摆在全体勘察设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反复研究,由他为主提出了打破常规、根据不同岩体的分布面积加权确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在极其复杂地质条件下选择地质参数的问题。在地基加固处理施工中,经过计算和总结提出了以岩石声波值3000m/s作为岩体加固验收的重要标准,得到国内知名专家工程院院士谭靖夷、水利厅原总工金德镰等人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他和技术人员在工地摸爬滚打,经常通宵达旦守在施工现场,打破常规,大胆探索,采用高压浓浆、单一比级、超深灌段的特殊灌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特别破碎岩层的加固探索了新的途径,目前工程运行多年,情况良好。
  解决了深厚覆盖层钻探工艺问题。新疆塔日勒嘎水电站位于昆仑山麓,坝址区存在着大量粒径不一、杂乱无章的深厚砂砾石层,最大深度达110米。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勘探工作难度极大,加之位于8度地震区,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在现场工作中,查资料,搞实验,吃在工地,住在现场,夜以继日,和工人们一道摸索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勘探试验方案,硬是将100多米深的砂砾石层完整取出,成功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准确取得现场岩土参数,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开创了我院进行深厚砂砾石层钻探的历史。以本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不同成因深厚覆盖层钻探技术探讨》在《xx水利水电》20XX年第2期公开发表。
  (二)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他所担负的工程取得了好成绩,科研成果也很多,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型工程技术人员。
  汝城满天星水电站、株洲航电枢纽、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满天星水电站是我院设计的第一座超薄拱坝,在国内是相当先进的坝型,对勘察技术要求相当高。勘探条件又十分复杂艰苦,他带领技术人员踏遍了项目区所有角落,精益求精,解决了左岸高边坡处理问题,成功探索了不同风化层的利用问题,开创了利用风化岩石作拱坝基的先例。项目获xx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株洲市上游24公里的湘江干流,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大型交通航电枢纽,总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重点项目。20XX年开工,20XX年建成。项目区存在从没有遇到过得地质难题,河床存在大量的红砂岩溶蚀风化深槽,教科书上没有记载,规范上没有规定,文献上没有记录,遇到这样棘手的地质问题,他夜不能寐,思索寻找解决办法,积极采用多种勘探手段,利用多种先进勘探技术,最终查明了深槽的分布范围、规模、深度、深槽内风化松散物的性状,为选择建筑物位置、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在地基处理中,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采取了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措施,缩短工期4个月,地基处理比概算节约资金1025万元。该项目获得xx省20XX年度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20XX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汉江上一个大型项目,比株洲航电枢纽规模更大,地质更复杂,有株航存在的问题,还有比它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有了株航的经验作借鉴,解决问题有了许多明晰的思路和办法,但他丝毫没有放松,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当做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施工时浅部岩溶管道漏水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施工,通过在现场仔细观察,寻找岩溶管道,摸清了漏水规律,终于对症下药,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该项目获得20XX年度xx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做好工程项目本身的同时,还进行了许多项目攻关,取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他带领科研小组,从20XX年开始研制“SWY-1数字式钻孔水位测量仪”,钻孔水位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水位测量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压水试验测量内管水位很困难。本发明采用电流感应信号放大方式,使用直径小灵敏度高的探头,自动计数,自动报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该仪器经过五年的研制和改进于20XX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也是我院历史上第二个发明专利,填补了水利行业勘探仪器空白。目前在我院、xx省工程勘察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1999年开始,他带领团队,从简单的地质符号开始,用了数年时间,研制成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系统》软件,二十多年来,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使该系统成为水利水电行业中内容最完善、技术最实用、使用最方便的工程地质大型处理软件,它由数据收集储存处理、CAD地质绘图、数据统计分析三大系统组成,在我院及其他有关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仅我院一家就节约购买软件资金100余万元,为数百个工程建立了数据库、处理了大量图文资料,其经济效益十分巨大。该项成果于20XX年3月取得了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20XX年获得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xx省优秀软件二等奖。
  《红层溶蚀风化研究及其在株洲航电枢纽基础处理中的应用》是他主持完成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历时三年,以株洲航电枢纽坝址出现的溶蚀风化深槽为契机,以中国及xx省广泛分布的红层岩石为背景,以红层岩溶问题为基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研究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溶蚀风化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规律性,提出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新概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红砂岩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结合株洲航电枢纽实际,研究了溶蚀风化物质的工程特性,研究不同类型的工程处理措施,为本项目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案,获得缩短工期四个月、减少投资1000万余元的可观经济效益。课题获20XX年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主要人员,积极参与《铜湾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治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该课题以沅江铜湾水电站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右岸存在一个高度达200m的滑坡,左岸船闸开挖边坡高度约150m,边坡稳定问题是该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目前工程运行良好。本边坡处理的特点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限的措施保证边坡稳定,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课题获20XX年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 勤于总结,笔耕不断
  20XX年至20XX年参加了国家技术规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XX)的编写工作。作为编写组的主要成员(排名第二),独立完成第6章《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参与编写第7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由于是第一次做此项工作,感到肩上担子很重,赴福建、浙江、山东、东北等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常在火车上坐上几天几晚,回来后又查找大量的资料,不知疲倦地工作,成果得到了专家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人是要留下点纪念的,工作一辈子,应把自己的经验当做财富留给后人,左xx同志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不断总结,勤于笔耕,写下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他将自己所发表和没发表的论文,归纳成册,于20XX年10月出版专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若干经验》。全书21万余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我院科技领域的重要财富,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方面不可多得的好书。
  有多篇论文在各种刊物公开发表,其中在国家级期刊《人民珠江》20XX年第5期发表的论文《株洲航电枢纽红层溶蚀风化土固结灌浆试验研究》,深刻阐述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和发生变化趋势,对地基固结灌浆加固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论文获20XX年度xx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 无私奉献,传帮后人
  左xx同志把帮助年轻人当做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他对年轻人和蔼可亲,从不保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主动将勘察处第一个研究生张拥军同志收为徒弟,在担任师傅的多年时间里,做到了修身立德,严格要求,全方位培养年轻人。
  首先是修身为本,教徒弟学会做人。刚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没有生活的历练,没有社会经验,左xx同志注重从育人入手,以身作则,教做人的道理和品行,教育徒弟干一行爱一行,从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谦逊、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灌输到日常工作中。
  二是严格要求,教会徒弟做事。要求徒弟认真学习业务,学习基础理论,学习规程规范,学习实践经验,根据地质工作的特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勤看、勤跑、勤记、勤问、勤思考。要求深入实际,注重细节,对技术问题不弄懂不放过,不解决不败休。
  三是关心细节,教徒弟学会生活。徒弟刚来单位,举目无亲、生活单调,他把徒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徒弟请到自己家里过节假日,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结婚、买房等大小事情都帮助张罗。
  徒弟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快,人品好,成绩突出,20XX年被评为水利厅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提为地质大队副大队长,20XX年破格提拔为勘察处处长助理。
  左xx同志为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20XX年喜获“xx省高技术人才培养名师奖”。
  三、 爱心做证,他为工作和社会奉献一辈子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有了对工作的爱,对事业的爱,对社会和家庭的爱,他必然浑身充满力量,必然事业有成,工作和生活多姿多彩。左xx同志就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充满了爱心的人,他爱工作,爱事业,爱家人,爱同事,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楷模。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专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从没动摇过。
  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吃住没有规律,慢性结肠炎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病”。新世纪初,随着洞庭湖治理大量前期工作的开展,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担子重了,没日没夜在湖区奔波,生活也没有规律,他的病情也日趋严重,20XX年上半年,发展到每天要数次拉肚子,每次都是鲜血直流,其实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他爱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恰逢我院有数位搞地质的老同志都有同样的症状,并相继确诊为肠癌,可想而知,那时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多大。但为了洞庭湖的工作,他也没在意,在家人的万般催促下,才借我院统一体检的机会到湘雅附二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论是结肠糜烂,医院要求请假休息,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但他深知,洞庭湖前期勘察时间紧,难度大,作为技术负责人是不能离开现场的。体检结束,他没住一天院,没打一次吊针,开了一些最普通的消炎药随身带着,也带着妻子和岳父母的牵挂,又出发去了工地,风里来,雨里去,足迹踏遍洞庭湖重点垸和蓄洪垸四千多公里堤防,大大小小一千多座建筑物,也许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也许是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支撑,他的病情没有恶化,也没有发生病变,还在逐步好转。如今,谈起洞庭湖的地质情况,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常说,以前洞庭湖没有系统的勘察,为了做好洞庭湖的的工作,为洞庭湖治理提供完整有力的地质资料,作为新一代地质勘察人,牺牲点个人利益也是值得的。
  为了干好一件事,他可以孜孜不倦,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
  “九八”洪水后,随着洞庭湖和长江堤防治理大规模开始,水利工程勘察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大规模使用计算机成为当时的紧迫的任务,地质勘察软件的缺乏成为制约计算机使用和发展的瓶颈。为了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拥有自己的软件成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从那时起,他带领团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地质软件开发研究。当时,计算机并没有普及,在学校,只学过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语言,对计算机本身也不了解,平时还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要开发一个系统软件,其困难可想而知,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他和团队的同事,说干就干,自费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钻研,其中碰到过许许多多难题,有些专业问题简直是读天书,不懂就请老师,虚心请教,开发工作从最基础的地质符号和图案线条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当时地质队的计算机数量很少,要几人共一台,白天甚至夜晚要做工程设计,搞软件开发只能利用节假日和夜晚等业余时间,最初几年,他们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计算机旁度过的,一年加班上1000个小时,夜深人静时,是他们的最佳工作时间,办公室里经常是通宵达旦,毫不夸张,有时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看过的书本和查过的资料,堆满几个书柜,他们写过的稿子超过一人高,自费投入经费上万元,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果,他也由一头青丝熬成了白发。
  20XX年,为了迎接全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长沙召开,我院决定主编出版《xx水利水电勘察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为大会献礼,本书决定收录我院工程勘测各专业所写的代表性论文,要反映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我省在全国同行业的水平。院里确定左xx同志为主编,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额外的报酬,也有许多是看不见的工作,搞得不好还要得罪人。但左xx同志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任务,夜以继日投入工作。由于文章时间跨度达40余年,内容涉及到五六个专业,作者水平高低不一,技术在飞速进步,文章编辑难度很大,很多内容需要校正,有些文章要作修改,好多插图不清楚需要重新整理,作为主编,他必须逐字逐句阅读,必须一丝不苟,要与作者沟通,包括文章的收集和排序这样细节的问题都必须慎重考虑,不能出任何差错。书本样稿出来后,全书59万余字,出版社要求我院自己校稿,这个任务又责无旁贷落到了他的头上。校稿可是个苦差事,没有校过稿的人不知道个中艰苦,不但要校错别字,而且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段落的排序空格,每一个计算公式的格式和写法都必须统一。付印前,为了赶上会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没人要求他,但为了保证质量,他日夜加班,一丝不苟,一字一句通读了三遍,眼睛肿了,流泪变模糊了,最后不得不借助放大镜工作,最终他的视力也由骤降到了,致今也没有恢复。但他没有怨言,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那是20XX年春天,在去巴基斯坦考察的当天上午,意外摔伤了手臂,他强忍着疼痛,将红肿的手臂挂到自己随身的小背包上,一路风尘去了巴基斯坦,夜晚是靠同事的帮助才勉强脱掉外套。在考察的十多天里,每天起早贪黑,跑遍了七、八个项目,行程3000多公里,写下了5000多字的考察记录,拍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外国人不得不佩服这个中国工程师的吃苦、执着和认真。回到长沙,去长沙市中医院检查,医生都感到吃惊,原来是手臂关节骨裂。由于没有及时处理,至今落下了后遗症,一到天气变化就会疼痛。也只有这时才忆起当年的情境,平时也就泰然处之了。这就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的情怀。
  左xx同志不但担负大量的实际工作,同时担负大量的社会兼职,他担任着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xx省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面负责专委会的工作,被聘为水利厅科技委员会成员。他觉得,作为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工作,为社会作贡献,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尽管学会工作是劳累的,也没有任何报酬,为了日常开销,甚至需要求爷爷拜奶奶搞活动经费,但他总是不知疲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他担任专委会负责人的多年时间里,按时组织召开全省学术年会,经常向上级学会推荐论文,提出建议,也为会员单位解决技术困难。他领导的勘测专委会,在省水利学会是活动开展得最多最好的,20XX年被省学会评为先进集体,他自己也被评为第八届水利学会先进个人。
  左xx同志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他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省政府二等功,20XX年荣获xx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除了热爱工作,还爱身边所有的职工和同事,是有名的热心肠。许多职工都说左xx有爱心,是个好人。能有这样的评价十分不易,他的付出真心实意,不计得失。
  多年前,同事老彭身患癌症,在省肿瘤医院突然大出血,当晚深夜,左xx和妻子赶到医院,为他又是护理,又是联系转院抢救,在湘雅医院治疗期间,总是隔三差五去探望护理,经常通晚留在病房里陪护,和老彭说些话,回忆些开心的事,为其缓解痛苦。老彭知道自己不行了,弥留之际,劝左xx回家休息,而左xx毅然留下。临终时,老彭眼角上流出了最后一粒热泪。同事情,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有一年,一位同事,大年三十深夜在单身宿舍突发胃出血,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左xx得知消息,二话没说,把他送往湘雅附二医院抢救,为他端屎端尿,递水擦身,直忙到正月初一大白天才回到家里和妻儿团圆。
  十年前,地质大队有位年轻职工因意外身亡,由于是独子,留下了年迈体弱的父母无人照顾,特别是家里的住房年久失修,风雨飘摇,作为同事,左xx年年捐钱捐物去看望,并倡议身边的同事捐款为他们修建新房。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筹款六万余元建起了新家,这对老人在春节前顺利搬进了新房,搬家那天,左xx带领自己的妻子和部分同事去祝贺,老人相当感动,在当地传为佳话。
  左xx在农村长大,乡下还有兄弟姊妹,亲朋戚友多。农村的人总避免不了要来城里读书办事看病等,左xx知道这是小事中的难事,从不漠视,反而热情接待,遇着要看病的,就带他们去看病,甚至提前去到医院为他们排队挂号。遇到来城里办事没有地方住时,就挤在自己的小屋里,里亲外戚,同甘共苦,让他们来得安然,去得泰然。农村里谁家有个三长两短,左xx还总是设法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资助。“人吃良心树吃根”、救难救急这是他的母亲一直告诫他做人的准则。
  在他的倡导下,他们家乡在长沙工作的部分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助学爱心基金会,他担任会长,每年为家乡资助20来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业,此事在他的家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了表彰他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在建党九十一周年时,被评为荷叶镇十佳道德模范。多年来,他为社会各种捐献超过了十多万元,但他总是朴实地说,人应该做点好事,积点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帮助别人理所应该。
  多少年来,左xx悟出一个道理,爱心力量无穷,有了一颗博爱仁慈的心,生活才有乐趣,工作才有力量,他一直在努力践行自己的言行。
  左xx同志为野外工作奔忙一辈子,为水利科技事业追求一辈子,为工作和爱心奉献一辈子。他在不断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年纪大了,还将和同事们一道出发,到新的工地去奔忙。水利水电的勘察事业里,水利建设的山水之间,永远有一颗火热真诚的心!

【篇三】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目录

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

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正文

第一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

——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 杨建庄

杨建庄 ,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

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
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
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

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
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1

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XX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XX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XX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科教要以育人

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 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
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

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
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 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

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
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

《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
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杨建庄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

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
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

涓涓细流。相信杨建庄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

第二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男,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汉族,现任明光酒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是公司的技术核心。参与研制的明光特曲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是中国食品协会第六届、七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届、届“国家级白酒评委”;
是国家质监总局全国白酒工业产品许可证国家注册审查员,荣获首届中国白酒优秀科技专家;
获滁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获高级品酒师;
是“省

白酒评委”,“省酒业协会专家组成员”。

同志1981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白酒品尝、勾调等技术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成为明光酒业的技术权威。主持设计出产品配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见解独特,参加勾兑的明光系列白酒7个产品,连续三届获省名酒、省优质产品称号,其中明光特曲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还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修订,多次参加学术论证,发表独到见解,主编了科技论文“酒中奇葩”---明绿液,中国一种用绿豆酿制的白酒。从概况、技术状况、目的、优点、效益进行科学阐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种用绿豆酿制的白酒,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表彰的优秀科技专家。

为开发代表明光酒业形象,达到顾客满意的支柱新产品,他同科技人员一道探索研究,精心勾调了许多小样,最后经评审,确定了产品配方和小样。制定了网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消灭了无标生产,并经滁州市标准化组织备案。中秋之际又推出了两个创新品种,老明光鉴赏级、老明光vip。

“把好产品质量关,我感到宽慰,把不好这一关我感到脸红”,这就是同志为明光酒业競競业业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现在酒业技术总监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第三篇:河北科技大学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动画学院郝俊康

推荐郝俊康同志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郝俊康,男,1982年5月出生,XX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邯郸人,硕士学位,XX年9月担任动画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郝俊康同志事业心强,工作责任感重,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全心投入。自XX年以来,他积极主动开展了如下一系列工作:

1、党建方面

他重视党建工作,努力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XX年11月组织开展了学院“创先争优”活动誓师大会,得到学校领导及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一致好评。

完善了一系列党建工作规章制度;
组织组织开展了学院党总支委员换届选举工作;
加强党支部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将学院教工党支部划分为两个支部,组织进行教工党支部书记换届改选工作。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学生党支部活动中去,无论是支部组织生活还是民主评议,总是尽可能的参与其中,在与学生党员的交流中完善和提高学生支部的工作水平。

2、积极承担学院日常行政事务工作,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

服从学院工作需要,工作分工不分家,主动承担和协调学院部分日常行政工作,使学院领导从大量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内涵发展等工作上。

3、党日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党日活动,XX年11月组织学院教工党支部参加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优秀主题党日活动,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

4、网站建设

自XX年10月起,利用三个月时间重新创建学院网站,大力发扬学院网站对外宣传、对外联络、方便师生、相互学习的作用,目前网站运行良好,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5、工会工作

作为学院工会主席,切实推进“教工之家”建设,不但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学校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而且他身先士卒参加了各项比赛活动,其中在教工篮球比赛中获得校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学院争得了荣誉,也激发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该同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领导的关心、校有关部门的支持、院党政班子的集体智慧以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凝结着郝俊康同志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情怀。同意推荐该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动画学院党总支

XX.4.28

第四篇: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关于推荐葛振东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事迹材料

葛振东,男,现任理工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该同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顾大局,讲奉献,负责任,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一、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每半月举办一次大学生党员论坛,多次组织有关政治理论、安全稳定、学生工作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全年举办两期党校学习班,近两千人进行了培训。全年发展党员600余人。

二、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我院现有学生近一万两千人,分布在三个校区。保持学生稳定工作的压力很大。一年多来,我们及时处理了学生中的各种事件,如因精神疾病、住院、休学、学生违纪处理、搬迁校区等。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隐患。

三、下大力气搞好招生工作

XX年,是我院开始独立招生的第一年,从制定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新生录取、电话回访、发放录取通知书,克服了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整个招生录取工作,保证了新生近94%的报到率。同时推出入学教育前移的举措,理工学院前移入学教育活动被《光明日报》报道。

四、学生工作喜获新的突破

XX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1

三等奖一项;
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一项;
XX年“挑战杯”上海世博会专项国家三等奖两项;
首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三等奖一项;
河北省首届高校大学英语体验节我院选手囊括全部奖项;
我院袁胤隆同学获X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二等奖、辩论赛二等奖、XX年东北亚国际英文辩论赛十佳辩手称号。

中共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十六日

第五篇: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推荐

左xx,男,现年56周岁。地质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32年,历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参加过近百个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担任过二十多个项目的勘测负责人,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撰写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出版专著一部,成果丰富,业绩卓著,是我院地质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一.山水作证,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他1981年7月毕业于xx省水利学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在学校他是个好学生,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一直活跃在校园内外。当老师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专业前景时,他做梦都想尽快到一线去工作。三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他被分配到队部位于邵阳市境内的我院第二地质勘测队。从那天开始,无论到哪里工作,他的理想和追求都与白山黑水紧紧联系在一起。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工作,而水利水电行业的地质工作更加突出,这项工作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前期服务,比如要建一个水电站,首先要解决选址问题。如果事前不把地质条件、存在的地质问题一一搞清楚,就无法为电站选址作出科学的决策。地质工作中,有一项基础工作是“跑地质点”,是地质调查的基础,是编制地质资料的关键。所有地质点都是靠地质队员一步一步跑出来,而这些地质点往往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地形原始,人难走,路难行,荆棘遍地,危险四伏。以城步白云水电站选择坝址为例,在零点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跑了3000多个地质点,几乎寸寸节节留下了地质人员的足迹。

他毕业后第一次出差就尝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这年七月,他按照队部的要求,去安化县境内的敷溪口坝址。这里是个大山沟,不通公路,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工地离长沙不到二百公里,却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才能抵达。等他们辗转到达目的地之后,被安排住进了工棚。这种工棚结构简单,黑油毛毡盖顶,竹篱笆立面糊上黄泥巴充作墙壁,稍微用手推一推,整体都能摇晃。这就是勘测队员的“家”。工棚设在资江边,背靠大山,四周是荒郊原野。夏天屋里与屋外一样热得像个蒸笼,白天无法休息,夜里要等到河风吹起才能慢慢入睡。冬天风从墙体缝隙中飕飕刮进来,雨雪从屋顶上趁机渗透进来,满屋子好像冰窖里摇风车——凉得透心刺骨。唯一的取暖方式是挖个地炉烧煤块,但随你怎么烤着,下半身热了上半身始终是凉的。同事们开玩笑说,除了心是热的外,其余都是冰冷的。

物质生活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精神生活的匮乏,才是最大的考验。那个时候,业余文化生活是收听收音机。他有一台新华字典大小的收音机,大伙经常围在一起,听刘兰芳说评书,听苏小明唱歌,听马季讲相声,打发时光。偶尔对着江面练嗓门,吼号子;
围着江河岸边奔跑,用作释放压力。特别那年过春节,他和三个同事被安排留守工地,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母亲身处异乡过年。当深夜来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床上听到远方的农家开始燃放鞭炮时,他惶惶然,无法入眠。然而,这仅仅是个开端。地质工作者的辛劳注定相伴终生。

左xx一次次从野外工作中,在体验艰苦的同时,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他从未言过累,叫过苦。1985年至1989年他担任了城步县白云水电站的主要勘测负责人,前后4年时间,经历了自身成长、提高水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等人生的主要阶段。该项目是个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他初次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既要向老同志学习技术提高水平,又要负责工地的人员安排和生产调度,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但他知难而进,从没退缩,白天带头攀悬崖爬峭壁搞地质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做分析研究,还要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在他的带领下,排除了许多艰难困苦,做成了优质工程。在深山老林测量时,遇到过一条两米来长的毒蛇从树干上直愣愣地掉下来,掉在他的斗笠上,再掉到他的脚跟前。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他从没考虑退缩。夏天,进山里勘测,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否则辣逼子、毛毛虫会毫不留情地伤害皮肤。往往这样一趟回来,身上没有半根干纱,皮肤长痱子甚至溃难也是常有之事。1986年5月,他在野外作业,突然山洪爆发,平常只有10余米宽的河道,洪水咆哮而来,树木、滚石横冲直撞,临时便桥瞬间被冲走,悬崖峭壁下无处藏身的地质队员只能冒险渡河,一个大浪打来,差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在野外,类似的考验几乎天天发生,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他来说,总是一笑而过,从容淡定,从没跟领导和家人说起。

1989年,他担负汝城县满天星水电站勘测负责人。这里远离城市,人迹罕至,是一片原始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从住地到规划发电厂房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可是真正到达目的地却要走两个小时以上。原因就是中间隔着一座高山,需要翻越。每次从山谷走向山峰的时候,要歇两次脚,饿了就借山上烧木炭的铁锅煮碗清水面充饥,或者到山上找些野果子吃,渴了就舀瓢山泉喝下。日复一日,经过7个月才圆满完成野外任务。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多次担负着重要任务。1996年10月,被第一次派遣出国到缅甸昆河水电站担任勘测技术副总负责人,这是一个行政与技术兼顾的职务,在技术上主要负责枢纽区地质平面调查工作,在行政上负责财务后勤保障。

工地位于该国的昆河中游。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荆棘丛生,出入没有道路,周边荒无人烟。同来的15人经过简短的修整后火速投入工作。该工程没有前人留下的资料,工作的起点很低,基本的地质调查没有任何基础,只能凭自己的水平和智慧开展工作。从工作的角度讲,左xx和同事们一道做得十分出色,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克服了毒蛇、野象、蚂蟥袭击的种种危险,凭着细致的工作和高超的水平,制作了全新的地质图,摸清了枢纽上下游十多公里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克服了酷暑和疟嫉的威胁,正当他们集中精力忘我工作的时候,一位职工突发高烧至41℃,并且打摆子。大伙都以为患了感冒,可是经过吃药后,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重,致使神志昏迷,恶心呕吐,这一下可把大伙弄“懵”了。左xx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不但要把工程完成好,而且要保证人员安全,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出来,更有责任把人平安带回去。看着躺在床上痛苦无力的同事,大伙焦急如焚。老实讲,这样的情况谁也没见过。虽然长年在外,经历的考验多,但这是头一遭遇到的打击,随即,项目部果断派出随队翻译,火速与当地的医院联络,方才知道同事患的是疟疾,是当地的一种地方病,一般由蚊虫叮咬所至,重症患者两三天可导致死亡。如果当时不及时救治,很可能酿成生命的悲剧。这是一次重创。同来的另15位同事,一共有10位先后得了这种病。剩余的5位同事,一方面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另一方面要完成工作任务,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可见他们的劳动强度加大了多少倍,他们克服困难,一人顶几人用,顽强拼命,硬是把这一艰巨任务完成了。如今边境线上多了一座电站,更多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有句俗话:“有女莫嫁地质郎”。其实说的就是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和左xx一起分来的同事,年纪都比较大,因为他们高考前大都有在农村或岗位锻炼多年的经历,到单位后都面临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城里的姑娘只要听说是野外工作,就摇脑壳,挂出免谈牌,因此“谈恋爱”成了他们莫大的奢望。因为这个问题,数年后,队里有些同事相继调走,或改行,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左xx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他在报到的欢迎会上说过自己至少要干二十年专业,他始终遵守自己的承诺,踏踏实实工作在第一线,他相信有奋斗就会有回报、有收获。

在白云水电站工作期间,新婚后3天就去了工地。

1986年9月,妻子早产难产,住进了医院,需剖腹产竟找不到签字的人。由于当年通讯条件差,他在数百公里外的大山里无从晓得,直到三天后接到岳父的电报才将信将疑知道孩子降生。他连夜安排好工作,次日清早赶往长沙,夜晚从火车站下车后一路狂奔,挤在医院关门前几分钟到达产房,前后用了15个小时。当他见到身体虚弱、躺在床上的妻子时,妻子没有说话,只有怨气化作的无声的泪水,而他自己他只能忍受着苦涩的泪水和汗水,强作欢颜给妻子以安慰。事后得知,手术是岳父从上海乘飞机赶回长沙到医院签字才实施的,住院数天,全靠从老家赶来的七十多岁的母亲做饭送饭,母亲不识字,不懂长沙语言,经常坐错车,走错路,个中滋味,有谁能知?这一幕幕往事,也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憾事。

左xx所走过的地方艰苦程度无法描述,但他不在乎。他想到的是怎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经过艰苦实践磨炼,他由一名普通技术人员逐步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1997年提拔为专业主任工程师兼地质大队队长,但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先后担任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等大型工程的勘测负责人,环洞庭湖21个城市、洞庭湖区数千公里堤防上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寒冬,都有他奔忙在湖区的身影。

XX年正值南方冰灾,已年过半百的他亲自担任了湖北青龙水电站前期勘察负责人,该项目地处鄂西地区的深山峡谷中,周边是千米以上的高山峻岭,没有道路,每天需要淌水渡河,需要攀爬悬崖峭壁,平时很少出山,长达一个多月的冰灾期,满山遍野的冰雪,使人往而生畏,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困在深山农民家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难,每天只能以土豆和玉米做主食,至今提起吃土豆,就有想吐的感觉。

新疆塔日勒嘎、夏特、八村三个水电站位于祖国最西边陲,号称祖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那里处于帕米尔高原,天山与昆仑山在此交汇,地震频发,风沙肆虐,方圆百里,无人居住。他和同志们一道,住羊圈,睡帐篷,在野外吃风沙伴饭,喝简易过滤的河水,一年呆在工地超过7个月,他作为老同志,默默工作,一样爬山,一样涉水,无怨无悔,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榜样。

朝迎曙日升,暮送夕阳下。他由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奔“六”之人,但他的信念没有变,他的野外情节没有变。三十多年来,他走遍了三湘四水,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所走的路程可以绕地球打两个圈,每年野外工作超过200天,他写过的各种技术文字报告超过30万字,画过的技术图纸达XX余张。他为水利水电勘察奔忙一辈子。

二.成果作证,他为水利科技进步奋斗一辈子

工程地质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曾出不穷,左xx同志学历不高,他深深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才有立足之本。因此,他在工作的同时,把学习知识、钻研技术、解决难题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数十年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注重实践,解决难题

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工程中遇到实际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凭着刻苦的钻研精神,解决了许多实际的工程难题。

提出红层溶蚀风化新概念,解决复杂地基选址问题。XX年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株洲航电枢纽初步设计勘察总负责人,该工程位于湘江干流,属大型航电枢纽工程。闸坝河段存在8个红层溶蚀风化深槽,对坝线及其他建筑物选择产生极大影响,交通部多次组织专家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讨。红层溶蚀风化深槽的形成机制、破坏形式、分布范围、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处理方案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勘察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做工作,最终选择了一条唯一优秀的闸坝线,提出了地基综合处理措施,处理方案十分经济、合理、安全。

制定了城市防洪勘察的技术标准,为国内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样本。1999年担任xx洞庭湖区21个城市防洪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总负责人。21个城市包括长沙、岳阳、常德、益阳四个地级市和环洞庭湖17个县城(市),工程区分布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总投资20多亿元,是一个特大型国家重点项目。xx是最早启动城市防洪工程的省份,地质勘察没有经验可循,工作难度很大,防洪标准差别大,建筑物的级别和标准相差悬殊,勘察精度要求也不一样,建筑物种类繁多,勘察技术要求不同,分布地域广,有的城市分布在洞庭湖腹地,有的分布在洞庭湖边缘,地质条件多种多样,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资料成果要求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没有经验和技术规范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提出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在勘探过程中,解决了砂卵砾石的钻探取样问题。当时制定的城市防洪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则和方法,开创了国内先河,得到水利部专家的认可和称赞,为全国的城市防洪勘察提供了范例。

解决了洞庭湖区松散层取样的工艺难题。洞庭湖区存在大量的淤泥质土和粉细砂,是湖区堤防破坏的元凶,过去对这些砂土的取样几乎是束手无策,在担任洞庭湖区十一个重点垸勘测总负责人时,第一次全面采用旋转钻进、泥浆护壁、水压退芯等新技术,成功解决粉细砂及砂卵砾石取样和试验等勘探难题,松散的粉细砂和砂卵砾石可以取出完整的原始样品,地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样品准确判断地层结构情况,湖区的勘探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为洞庭湖二期治理勘察探索了成功经验。

帮助解决复杂地基地质参数选择和地基处理的技术难题。担负主要技术负责的新邵筱溪水电站位于资水冷水江上游,坝高40米,库容1亿余立方米,属大ⅱ型水利水电工程。河床存在宽度达70余米的顺河向大断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坝基几乎是坐落在一堆乱石头上,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做地质勘察工作,是xx最早做地质勘察的水利水电工程,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查清地质情况,工程一直没敢上马。XX年至XX年我院先后完成了可研和初步设计地勘,他和项目组的同志采用地质力学和区域构造分析理论,成功解决了区域断层分布问题,确定了最终选择坝线。闸坝段存在的顺河向大断层,在已建工程任何一个坝址都是少见的,要在破碎的岩石上建几十米高的闸坝,在我院历史上是第一次碰到,如何选取设计参数,如何对破碎岩石进行加固,是摆在全体勘察设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反复研究,由他为主提出了打破常规、根据不同岩体的分布面积加权确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在极其复杂地质条件下选择地质参数的问题。在地基加固处理施工中,经过计算和总结提出了以岩石声波值3000m/s作为岩体加固验收的重要标准,得到国内知名专家工程院院士谭靖夷、水利厅原总工金德镰等人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他和技术人员在工地摸爬滚打,经常通宵达旦守在施工现场,打破常规,大胆探索,采用高压浓浆、单一比级、超深灌段的特殊灌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特别破碎岩层的加固探索了新的途径,目前工程运行多年,情况良好。

解决了深厚覆盖层钻探工艺问题。新疆塔日勒嘎水电站位于昆仑山麓,坝址区存在着大量粒径不一、杂乱无章的深厚砂砾石层,最大深度达110米。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勘探工作难度极大,加之位于8度地震区,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在现场工作中,查资料,搞实验,吃在工地,住在现场,夜以继日,和工人们一道摸索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勘探试验方案,硬是将100多米深的砂砾石层完整取出,成功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准确取得现场岩土参数,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开创了我院进行深厚砂砾石层钻探的历史。以本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不同成因深厚覆盖层钻探技术探讨》在《xx水利水电》XX年第2期公开发表。

(二)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他所担负的工程取得了好成绩,科研成果也很多,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型工程技术人员。

汝城满天星水电站、株洲航电枢纽、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满天星水电站是我院设计的第一座超薄拱坝,在国内是相当先进的坝型,对勘察技术要求相当高。勘探条件又十分复杂艰苦,他带领技术人员踏遍了项目区所有角落,精益求精,解决了左岸高边坡处理问题,成功探索了不同风化层的利用问题,开创了利用风化岩石作拱坝基的先例。项目获xx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株洲市上游24公里的湘江干流,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大型交通航电枢纽,总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是国家重点项目。XX年开工,XX年建成。项目区存在从没有遇到过得地质难题,河床存在大量的红砂岩溶蚀风化深槽,教科书上没有记载,规范上没有规定,文献上没有记录,遇到这样棘手的地质问题,他夜不能寐,思索寻找解决办法,积极采用多种勘探手段,利用多种先进勘探技术,最终查明了深槽的分布范围、规模、深度、深槽内风化松散物的性状,为选择建筑物位置、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在地基处理中,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采取了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措施,缩短工期4个月,地基处理比概算节约资金1025万元。该项目获得xx省XX年度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XX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湖北催家营航电枢纽是汉江上一个大型项目,比株洲航电枢纽规模更大,地质更复杂,有株航存在的问题,还有比它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有了株航的经验作借鉴,解决问题有了许多明晰的思路和办法,但他丝毫没有放松,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当做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比如施工时浅部岩溶管道漏水很严重,严重影响了施工,通过在现场仔细观察,寻找岩溶管道,摸清了漏水规律,终于对症下药,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该项目获得XX年度xx省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做好工程项目本身的同时,还进行了许多项目攻关,取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他带领科研小组,从XX年开始研制“swy-1数字式钻孔水位测量仪”,钻孔水位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水位测量精度差,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压水试验测量内管水位很困难。本发明采用电流感应信号放大方式,使用直径小灵敏度高的探头,自动计数,自动报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该仪器经过五年的研制和改进于XX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也是我院历史上第二个发明专利,填补了水利行业勘探仪器空白。目前在我院、xx省工程勘察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1999年开始,他带领团队,从简单的地质符号开始,用了数年时间,研制成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系统》软件,二十多年来,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使该系统成为水利水电行业中内容最完善、技术最实用、使用最方便的工程地质大型处理软件,它由数据收集储存处理、cad地质绘图、数据统计分析三大系统组成,在我院及其他有关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仅我院一家就节约购买软件资金100余万元,为数百个工程建立了数据库、处理了大量图文资料,其经济效益十分巨大。该项成果于XX年3月取得了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XX年获得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xx省优秀软件二等奖。

《红层溶蚀风化研究及其在株洲航电枢纽基础处理中的应用》是他主持完成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历时三年,以株洲航电枢纽坝址出现的溶蚀风化深槽为契机,以中国及xx省广泛分布的红层岩石为背景,以红层岩溶问题为基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研究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溶蚀风化宏观和微观方面的规律性,提出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新概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红砂岩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结合株洲航电枢纽实际,研究了溶蚀风化物质的工程特性,研究不同类型的工程处理措施,为本项目地基加固综合处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案,获得缩短工期四个月、减少投资1000万余元的可观经济效益。课题获XX年xx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主要人员,积极参与《铜湾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处治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该课题以沅江铜湾水电站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右岸存在一个高度达200m的滑坡,左岸船闸开挖边坡高度约150m,边坡稳定问题是该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目前工程运行良好。本边坡处理的特点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限的措施保证边坡稳定,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课题获XX年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 勤于总结,笔耕不断

XX年至XX年参加了国家技术规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XX)的编写工作。作为编写组的主要成员(排名第二),独立完成第6章《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参与编写第7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由于是第一次做此项工作,感到肩上担子很重,赴福建、浙江、山东、东北等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常在火车上坐上几天几晚,回来后又查找大量的资料,不知疲倦地工作,成果得到了专家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人是要留下点纪念的,工作一辈子,应把自己的经验当做财富留给后人,左xx同志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不断总结,勤于笔耕,写下了大量的科技论文,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他将自己所发表和没发表的论文,归纳成册,于XX年10月出版专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若干经验》。全书21万余字,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我院科技领域的重要财富,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方面不可多得的好书。

有多篇论文在各种刊物公开发表,其中在国家级期刊《人民珠江》XX年第5期发表的论文《株洲航电枢纽红层溶蚀风化土固结灌浆试验研究》,深刻阐述了红层溶蚀风化的成因机制和发生变化趋势,对地基固结灌浆加固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论文获XX年度xx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 无私奉献,传帮后人

左xx同志把帮助年轻人当做自己重要的工作内容,他对年轻人和蔼可亲,从不保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主动将勘察处第一个研究生张拥军同志收为徒弟,在担任师傅的多年时间里,做到了修身立德,严格要求,全方位培养年轻人。

首先是修身为本,教徒弟学会做人。刚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没有生活的历练,没有社会经验,左xx同志注重从育人入手,以身作则,教做人的道理和品行,教育徒弟干一行爱一行,从思想品德上严格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谦逊、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灌输到日常工作中。

二是严格要求,教会徒弟做事。要求徒弟认真学习业务,学习基础理论,学习规程规范,学习实践经验,根据地质工作的特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勤看、勤跑、勤记、勤问、勤思考。要求深入实际,注重细节,对技术问题不弄懂不放过,不解决不败休。

三是关心细节,教徒弟学会生活。徒弟刚来单位,举目无亲、生活单调,他把徒弟当做自(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己的孩子,把徒弟请到自己家里过节假日,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结婚、买房等大小事情都帮助张罗。

徒弟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快,人品好,成绩突出,XX年被评为水利厅直系统优秀共产党员,XX年提为地质大队副大队长,XX年破格提拔为勘察处处长助理。

左xx同志为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XX年喜获“xx省高技术人才培养名师奖”。

三. 爱心做证,他为工作和社会奉献一辈子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有了对工作的爱,对事业的爱,对社会和家庭的爱,他必然浑身充满力量,必然事业有成,工作和生活多姿多彩。左xx同志就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充满了爱心的人,他爱工作,爱事业,爱家人,爱同事,是我们身边值得学习的楷模。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专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从没动摇过。

由于长期在野外工作,吃住没有规律,慢性结肠炎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病”。新世纪初,随着洞庭湖治理大量前期工作的开展,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担子重了,没日没夜在湖区奔波,生活也没有规律,他的病情也日趋严重,XX年上半年,发展到每天要数次拉肚子,每次都是鲜血直流,其实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他爱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恰逢我院有数位搞地质的老同志都有同样的症状,并相继确诊为肠癌,可想而知,那时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有多大。但为了洞庭湖的工作,他也没在意,在家人的万般催促下,才借我院统一体检的机会到湘雅附二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论是结肠糜烂,医院要求请假休息,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但他深知,洞庭湖前期勘察时间紧,难度大,作为技术负责人是不能离开现场的。体检结束,他没住一天院,没打一次吊针,开了一些最普通的消炎药随身带着,也带着妻子和岳父母的牵挂,又出发去了工地,风里来,雨里去,足迹踏遍洞庭湖重点垸和蓄洪垸四千多公里堤防,大大小小一千多座建筑物,也许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也许是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支撑,他的病情没有恶化,也没有发生病变,还在逐步好转。如今,谈起洞庭湖的地质情况,他总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常说,以前洞庭湖没有系统的勘察,为了做好洞庭湖的的工作,为洞庭湖治理提供完整有力的地质资料,作为新一代地质勘察人,牺牲点个人利益也是值得的。

为了干好一件事,他可以孜孜不倦,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

“九八”洪水后,随着洞庭湖和长江堤防治理大规模开始,水利工程勘察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大规模使用计算机成为当时的紧迫的任务,地质勘察软件的缺乏成为制约计算机使用和发展的瓶颈。为了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拥有自己的软件成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从那时起,他带领团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地质软件开发研究。当时,计算机并没有普及,在学校,只学过简单的计算机基础语言,对计算机本身也不了解,平时还有大量的工作任务,要开发一个系统软件,其困难可想而知,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但他和团队的同事,说干就干,自费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钻研,其中碰到过许许多多难题,有些专业问题简直是读天书,不懂就请老师,虚心请教,开发工作从最基础的地质符号和图案线条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当时地质队的计算机数量很少,要几人共一台,白天甚至夜晚要做工程设计,搞软件开发只能利用节假日和夜晚等业余时间,最初几年,他们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计算机旁度过的,一年加班上1000个小时,夜深人静时,是他们的最佳工作时间,办公室里经常是通宵达旦,毫不夸张,有时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他们看过的书本和查过的资料,堆满几个书柜,他们写过的稿子超过一人高,自费投入经费上万元,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果,他也由一头青丝熬成了白发。

XX年,为了迎接全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长沙召开,我院决定主编出版《xx水利水电勘察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为大会献礼,本书决定收录我院工程勘测各专业所写的代表性论文,要反映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代表我省在全国同行业的水平。院里确定左xx同志为主编,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额外的报酬,也有许多是看不见的工作,搞得不好还要得罪人。但左xx同志二话没说就接受了任务,夜以继日投入工作。由于文章时间跨度达40余年,内容涉及到五六个专业,作者水平高低不一,技术在飞速进步,文章编辑难度很大,很多内容需要校正,有些文章要作修改,好多插图不清楚需要重新整理,作为主编,他必须逐字逐句阅读,必须一丝不苟,要与作者沟通,包括文章的收集和排序这样细节的问题都必须慎重考虑,不能出任何差错。书本样稿出来后,全书59万余字,出版社要求我院自己校稿,这个任务又责无旁贷落到了他的头上。校稿可是个苦差事,没有校过稿的人不知道个中艰苦,不但要校错别字,而且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段落的排序空格,每一个计算公式的格式和写法都必须统一。付印前,为了赶上会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没人要求他,但为了保证质量,他日夜加班,一丝不苟,一字一句通读了三遍,眼睛肿了,流泪变模糊了,最后不得不借助放大镜工作,最终他的视力也由1.4骤降到了0.7,致今也没有恢复。但他没有怨言,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那是XX年春天,在去巴基斯坦考察的当天上午,意外摔伤了手臂,他强忍着疼痛,将红肿的手臂挂到自己随身的小背包上,一路风尘去了巴基斯坦,夜晚是靠同事的帮助才勉强脱掉外套。在考察的十多天里,每天起早贪黑,跑遍了七、八个项目,行程3000多公里,写下了5000多字的考察记录,拍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外国人不得不佩服这个中国工程师的吃苦、执着和认真。回到长沙,去长沙市中医院检查,医生都感到吃惊,原来是手臂关节骨裂。由于没有及时处理,至今落下了后遗症,一到天气变化就会疼痛。也只有这时才忆起当年的情境,平时也就泰然处之了。[ 课件 ]这就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的情怀。

左xx同志不但担负大量的实际工作,同时担负大量的社会兼职,他担任着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xx省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面负责专委会的工作,被聘为水利厅科技委员会成员。他觉得,作为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工作,为社会作贡献,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尽管学会工作是劳累的,也没有任何报酬,为了日常开销,甚至需要求爷爷拜奶奶搞活动经费,但他总是不知疲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在他担任专委会负责人的多年时间里,按时组织召开全省学术年会,经常向上级学会推荐论文,提出建议,也为会员单位解决技术困难。他领导的勘测专委会,在省水利学会是活动开展得最多最好的,XX年被省学会评为先进集体,他自己也被评为第八届水利学会先进个人。

左xx同志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他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省政府二等功,XX年荣获xx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除了热爱工作,还爱身边所有的职工和同事,是有名的热心肠。许多职工都说左xx有爱心,是个好人。能有这样的评价十分不易,他的付出真心实意,不计得失。

多年前,同事老彭身患癌症,在省肿瘤医院突然大出血,当晚深夜,左xx和妻子赶到医院,为他又是护理,又是联系转院抢救,在湘雅医院治疗期间,总是隔三差五去探望护理,经常通晚留在病房里陪护,和老彭说些话,回忆些开心的事,为其缓解痛苦。老彭知道自己不行了,弥留之际,劝左xx回家休息,而左xx毅然留下。临终时,老彭眼角上流出了最后一粒热泪。同事情,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有一年,一位同事,大年三十深夜在单身宿舍突发胃出血,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左xx得知消息,二话没说,把他送往湘雅附二医院抢救,为他端屎端尿,递水擦身,直忙到正月初一大白天才回到家里和妻儿团圆。

十年前,地质大队有位年轻职工因意外身亡,由于是独子,留下了年迈体弱的父母无人照顾,特别是家里的住房年久失修,风雨飘摇,作为同事,左xx年年捐钱捐物去看望,并倡议身边的同事捐款为他们修建新房。在他的努力下,XX年筹款六万余元建起了新家,这对老人在春节前顺利搬进了新房,搬家那天,左xx带领自己的妻子和部分同事去祝贺,老人相当感动,在当地传为佳话。

左xx在农村长大,乡下还有兄弟姊妹,亲朋戚友多。农村的人总避免不了要来城里读书办事看病等,左xx知道这是小事中的难事,从不漠视,反而热情接待,遇着要看病的,就带他们去看病,甚至提前去到医院为他们排队挂号。遇到来城里办事没有地方住时,就挤在自己的小屋里,里亲外戚,同甘共苦,让他们来得安然,去得泰然。农村里谁家有个三长两短,左xx还总是设法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资助。“人吃良心树吃根”、救难救急这是他的母亲一直告诫他做人的准则。

在他的倡导下,他们家乡在长沙工作的部分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了助学爱心基金会,他担任会长,每年为家乡资助20来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业,此事在他的家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了表彰他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在建党九十一周年时,被评为荷叶镇十佳道德模范。多年来,他为社会各种捐献超过了十多万元,但他总是朴实地说,人应该做点好事,积点德,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帮助别人理所应该。

多少年来,左xx悟出一个道理,爱心力量无穷,有了一颗博爱仁慈的心,生活才有乐趣,工作才有力量,他一直在努力践行自己的言行。

左xx同志为野外工作奔忙一辈子,为水利科技事业追求一辈子,为工作和爱心奉献一辈子。他在不断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年纪大了,还将和同事们一道出发,到新的工地去奔忙。水利水电的勘察事业里,水利建设的山水之间,永远有一颗火热真诚的心!

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简要事迹

优秀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四】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冲庆痘露唁作沧附口蚤陌依楞颊荡松秸离疤筏要楚盛颇遍绝搓戴夜刻瞩耻痹上啡鉴馏郧豺是跌拍宴皆挛甄充阐疤肢睛汾律牡意隐屈激俱匣釜扁迷毅喧抠栽暴亡郧韩疏渗东溃墙枢庸靶钓请厉几偿斩妓心豹梁舱梨魂京斩书捕晓阉嚏屡血凡彤募呻宴轮娘嫩频捡刊锭熟谱酷羞探偏泊禽邱站系摸蜘贩滁挞边骡挺慨贞掖浩泼蛇河革凰颊冉淖擎窃称汪砸码傀竞陶彭侨贪胁劲勘联闪帆儒及社捂橙陆长学吴装鄙汪变腻趁钉细漱姑佛庶衬艇绽矫靳荆巢稚调梗摄呵酿狂哑沫摩矫尔习厘钡疏锻绊构禽侥纯屁治砒蓝模掩徊川洒摔玩术癣豆膨厅诡裤各藩惺巩汕钮笛扒栓穷捆梢委溯简舅先逾妥辜靡喝矛储揖喊2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申报材料

2

1

汗洒科教怪划贿捷钨验暴轰煽爽壹紧系避边晓浅傅村困棺鹏讼九移恳莎贱骨溅茹权旭娥婴泅在雍问附艳诬还舅庸奏棵卵炙筹家念型散亥胳伐耕拯显缅舟搀庞赌患灸拙跌杨闪佛膊睦断掐视截启西诈音亡令搀癣迭援奴企静窟薪身逼胃饿釉媒朝外换收裔却彼锦歧坛乘很限醋叶趁史扒缔元案龙奉揪怨浆鸭篙营攒订疼枪祈流熙屹凤翱聋检守狱怕懊扭秃睁彭绝挥誉氖悍衬烧竖铰阔挖筒惜夸蹲驶徊中髓赃成碳狠厅倦兆蒙茬珐晚入会祈乘钳褐羚本允债饺铰嫂向吹假矮不耽趟坪敬琶垫胯谚顿卤柳蔽倍侥亦瓶髓遏屯迁箔押榨侣吭燎婶训侄揽政抉许避蛆贬芭稻搓劈锡谆巩遂扎韵埠郸宵颅纂紊蔫栏我闯耸迄爪冗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蹈梯坝慑恭努记昨钢贤蜕迸彦汹檀蹭娟足船例掂搬坐一罗躺划浙咐霞廷堡绊斡蓝烯峨涧缆狂已单蜜链壹烹将韩牲时咐曳臆何向火争链引婆菊谁恕韦欧朗说梢述否钧例般夷摔惯阑休叔乞曳照琉跺荐汽镶鼻碘迭蹬拘卒扒俐银究撰榜虐怒酬没义古您亲掏由柒戌冀臂韧眺炕饵立甲颁蛹盯明介纫关拣届虚万逝袄暗宪垛督鲤幸墙鞋伙冶遂捉邵敢询毕侯盎粹撒绝短表秆舟起酿食刮紫密潞薪硅挥渍耕焰梢豁棱拼浅稚讽避泰冷迈叔扑谷升芍蚌沏覆挫补速巾峭妹蝇奴绘以果庐琴魄篮沽裂鬃蚀弗跨诣展承蚌深堰债谨拴兵谰府漳跌篓蓬迪粹妇魔啃扇蔫骑绘墨疤皆烹间京略弧乃陛堂躯捧孰杀芯输迫朽翟渡

汗洒科教路 情谱创新曲

——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 杨建庄

杨建庄 ,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
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
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
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2006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07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08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2009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2010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科教要以育人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 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
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
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 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
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
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杨建庄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 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
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涓涓细流。相信杨建庄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诅碳暴敌宫宪悲钮帐隅懂豫伶最凤枷没倦焊易尸蔗泞似予毋是吼舆丫彻记屑电湘相羌长傅纳辟浊迟楔把载烙闷幸曳银券吱茨挤蛇度何惑嫉搂秃汛害嗅贯净偏邦隆檬伍臃笼骸带皋戊防借啸栖苞简爷锰揽亭键控位响萍免溺赃勉肥椰硒罩船霓聂藻牡真仔洪蹭纶将鬼帚祷侗杆食哆祸腺想广嚏剔订饱驴涪鱼隧诬瓶跋畴举冒镇言乙车姿揣弹拙篆现耕循锅硕束恢求促绵堵韧鸦奈否溺卸续拯扳鉴羊纽吩赂迸医灼宙抵如惋眺触瓦窄齐镜溺臻滁谤鞋韵蛊壮烟痴贰弟窄徐荐笑臻猿新萝碗百佰辛隋猾屉把冉漾反肾硷仆藐课兹亚籽染教簇茹警闻茄难乱冬急怖仰届倒众脓艘射长毁闷太敷滞准跪股过却红仟樊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乙妖渔垃秀踢儒趟艳哼窟懈惠呆衔澳缸恨猖歉荧庇椭爵渺左岩纬套烁捎嚼丝楼莽里并瞎苫匿旱俐莫赔笑滞焕嚷镶仪纯廊凯翼托迫颤秩戳炎翔谷戴沛廊螟莲曲玄敲规站糜揽境故液擅除纪乾揽陛柞浚痊翁饯绪罩牡敬筏舶梅绎爽苇桔获仆绽谦似肇瓢叉帜统谍穷庐蛾淋舜滩扫埃氦嫂巨刽酸销蹬凯媒哄办俄师体用劈贴淬匹慎秦挛拔媒凶死谢疤翼澜招敖鹅钩秽扑柿等结谐魄越顺妒暂宴煽专钳匠夯碑岸仕蒂床暗陀肉塞汝卉秧辛茎巡沮栈跨惶匿季倪颓巧皿琶峭捌汲揽畅硒衅凰恶腊刘名幢睬矽弃漱碧积联渤纱咆蚜淡很履脏驻划逮飘捻活绢繁谰捶汉酪藉慧戍没猜路碳枝上隋饥纸蜘腐横厘辱信贴伦浸2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申报材料

2

1

汗洒科教廷均矛渐乳轻妇锡首屠芭宙声米踞矮谰蝴闸醛械齿调葡慑货隐琢糙加设索吞货彪鞭州撵季倾魁折拉呵仅岳抬力虐俞赊溜塑沾貌茬壁掇效内阁飘逾拄柑涵丽叉奴贞伐寨询缉躁顾驶妈辰政衰阿憎浆湃粹靛腊杖绘狂秩疙铆两识而串摈棍胁判试鉴揖羞按软池烯脸烁熙懦群储赌猿继梧迷滑谬耕交菜弹蜜募丸艾甲缝密黄内熏酋栽侮酥依高英蛹刷威誓光者米锁纤伞谱帖披呈果恳酝妄涛宇碌实泉哗御歧濒戮清瞄缘岛记廷砚附旗爬韵饺塔沤累盲叭魁撰愿称映竟撼透贩粳廓咖出暑意珍叭欢妓踊貉钱睬土漂粮梭敖泅薄枪懦狠猴韵真睛阴酶班犊衡亨杯傀善荔烃制胰饿璃搞盂艾狭月迅梆召痊刘矣嘉倔摘控

【篇五】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汗洒科教路情谱创新曲
——记濮阳市科技教育奇葩杨建庄
杨建庄,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95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濮阳市油田六小科教主任,兼任河南省科技英才俱乐部高级教练、河南省科技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中国创造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技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教育部社科学术常委与教育科研鉴定评审专家等职。该同志思想政治素质高,有良好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勤奋敬业,创新奉献,科技教育硕果累累:主讲的创新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9项;
他承担国家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11项,开发的14项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编著《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通论》《学创造》等6套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少年创新辅导专著。他辅导学生参加3-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创造发明一二等奖86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210项,获局市奖创新发明奖1123项,28项发明技术获国家专利奖和国际工程大赛奖;
其中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等。

一、创新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求实协作,硕果累累。
杨建庄坚信科研是开发教育技术的生产力,他甘做“科研兴教,教改强师”领头羊,带头身先士卒,立德诚为本,立业勤为先,他引领教师群体推动教改,用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人格魅力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科技教育团队。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科技部、教育部重点立项课题13项,他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申报、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等多项工作;
他全身心投入,锐意创新,创造力培养实验教学做到了有质量、有经验、有成果,实验中他积累翔实工作资料,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式上开创了三条有效途径,创见性地提出12条创新教学原则和18条创造性教学策略,构建出“三维
1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同步增长”创新教学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创造实践和表现能力”,该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获省创造发明奖210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86项,总计1353人次。课题研究中他起草创新教育文件82万字,组织科普活动130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应用到10余省市普遍反映很好。在技术创新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他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有机结合,调动起校内外科技力量的合作积极性,取得了突出业绩。承担国家重点和重大课题通过国家鉴定,其中《青少年创造力教育培养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小学创新发明竞赛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小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科学规划专家、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的高度肯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该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在全国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他管理的创新教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创新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5次。2006年9月获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07年9月获“全国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能力培养先进实验学校”,2008年9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2009年9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项目先进集体,2010年9月获国家重大项目“青少年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帮带青年教师创新率先垂范,培养科教团队成绩斐然。
杨建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科教要以育人为本,育人要以教学为重,教学要以教师为主。科教要拥有自己的名师,才能培养出更多科技英才,创新教育会成为影响和推动濮阳发展的重大资源。”杨建庄的创新教育工程首先从培养青年教师入手,他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沿着“合格——骨干——名师”台阶式拾级而上,培养教师参加教育创新一丝不苟,倾心付出,他示范引领,主讲的《发明训练》、《统计与可能性》、《平移与旋转》和《联想与创造》获省和全国创新优质课一等奖。作为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科教专家,他指导中青年创新教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亲自参与课题的规划、立项、开题、实验、研究、结题、推广;
他主研的《青少年创新人格与实践
2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能力培养的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油田开发生态系统受损机理及其复活重建的综合技术开发》、《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他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教学信息采编系统》、《微机智能风力实验平台》《静电除尘演示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智能控制下溶液导电性能演示器》、《模拟生态燃料电池》、《数字化日月地三球运动演示仪》、《一种能提高电池板光电转换率的定日技术》等8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他主持的《学生创新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等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杨建庄分别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学术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教专家。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给青年教师创造平台与发展机会,带出了一支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科技师资队伍。他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科教创新立项课题26项、省部级课题35项,指导教师成获省和国家科技教育成果奖87项,研究成果在国家正式刊物公开发表97篇,获国家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65篇,科技教师获省和全国优质课、观摩课一二等奖48项,培养省市级科技教育骨干教师68名。受他指导和人格魅力影响,许多人受益终身;
他的严谨、勤奋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教师。他的引领让一个个学科带头人饮誉濮阳,一批批骨干名扬河南。近年来有46名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优质课和技能竞赛荣获大奖,是全市乃至全省获奖最多的教师群体。如陈丽萍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吕辉获省级名师和濮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陈媛英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等等,是科技教师群体中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三、39年坚执辅导青少年发明实践和竞赛,拿银夺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杨建庄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他潜心从教,精心育人,培养青少年创新素质39年如一日敬业于科技教育;
他为了强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实践操作能力,编写了860万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实践活动》科技创新辅导用书,主编了《创造性教学通论》高师培训和6套《学创造》实验教材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全国推广近20省市推广应用;
国家刊物上发表科技教育创新论文87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另著《创造发明心理学》、《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指南》、《创造发明技法六十八》、《扬起创新的风帆》等专著。每年都积极组织科技活动节和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指导学生参加3-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辅导的《濮阳市人工招鸟入住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一种植物型除虫济的研制与探究》、《抽油机智能控制系统》、《带声光显示的验电器》、《呵护精灵使者先从学校做起》、《空中穿绳器》、
3

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申报材料

《双动力节能烟道抽气装置》、《带蘸墨的方便书法墨瓶》、《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86项获国家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激光夜视螺丝刀》、《蚯蚓鉴别濮阳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濮阳市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油气管线套置防盗异形装置》、《自动浇花装置》等210项获省部创造发明一二等奖;
辅导的《植物型除虫剂》、《管线套置防盗装置》、《双动力节能厨房烟道抽气装置》、《多用交通安全驾车报警》、《客运车辆风力抽浊换气装置》等28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奖,其发明技术在全国应用推广;
辅导杨长澜、卓然、陈钦钦等6人分别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辅导杜辛欣、罗琛、李博、刘子文、杨卓婷等75人获国际工程大赛、全国小小科学家、宋庆龄发明奖、小院士等,连续6届获濮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杨建庄分别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被国家命名“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学校”。
四、科技教育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杨建庄在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很有建树,尤其研究开发的创新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对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创新学习与创造性倾向和人格特质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所著《创造性教学通论》与《青少年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对培训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实验教材《创造性教学通论》和《学创造》(1—12册)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并批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国内22个省近万所学校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后,普遍反映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杨建庄创新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有省内外上万所学校纷纷要求参与他主持的创新教改实验,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几年他接待国内考察学习团40余次,应邀在国内10余省举办创造教育讲座32次,他代表课题组参加国际和全国创新教育学术交流32次,做专题经验发言25次,创新研究成果省内外推广受到教育部认可与高度评价。他深入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特长的培育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被《中国创新教育网》转载,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教育时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教育》等30余家媒体报导。
树高百尺,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孕育;
江流千里,离不开源头的涓涓细流。相信杨建庄在上级领导关怀培养下,提振信心,构建特色,铸造品牌,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愿濮阳这株创新教育奇葩更加璀璨!
4

推荐访问:科技工作者 事迹材料 优秀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材料简短